论世界语言 民族精神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该剧以内蒙古曼旗生态环境建设为背景,通过舞蹈、音乐、诗歌、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反映和歌颂了奈曼人们30多年来不屈不挠的治沙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配器 唱法 语言多样化
前言:
2013年8月22日,大型蒙古族歌舞剧《那一片绿》在内蒙古自治区曼旗文化馆剧场首演。值得称道的是该剧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时代感,在许多方面为我国现代民族歌舞音乐的创作做出了宝贵探索。该剧音乐的创作者是我国青年作曲家张蓬,他用更加开放的视野来反观民族音乐传统,尝试“用世界的语言来展现中国、展现民族”。因此,该剧音乐在大胆采用民族乐器和民间唱法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技法将它们与西洋音乐、汉族音乐甚至是流行音乐相融合,赋予了蒙族音乐以新的时代内涵与生命活力。这无疑对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保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概括来看,该剧的音乐创作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配器上的中西合璧。
该剧的配器既有西洋管弦乐、流行乐中的电声乐队又有大众熟知的蒙古马头琴、四胡、皮鼓,还加入了从中原传入蒙古的汉族乐器唢呐、笛子,这样的音响效果使人耳目一新,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我们从一开始的序幕音乐中就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序幕音乐的开篇是八小节的弦乐演奏,小提琴略带忧郁的音色悠长深远,为听众带来一幅大漠风情画卷。在一阵静默之后,蒙族特色乐器马头琴音色开始了单音持续。紧接着,优美低沉的男生通过朗诵的形式讲述了该剧主题。在朗诵过程中,钢琴、打击乐、管乐、人声伴唱陆续加入。由于序幕音乐的旋律采用了民族调式,再加上部分的长调旋律,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配合显得十分融洽,整体风格表现出鲜明的蒙古族音乐特征。
唱法上的多元综合。
歌唱是歌舞剧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因此,唱法的选择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歌舞剧的整体风格。对于这样一部表现蒙古民族精神的歌舞剧,作曲家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民族唱法,而是开创性地将西洋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和蒙族传统唱法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得整部歌剧的唱法呈现出多元综合的型态。比如在第四幕“我的根就在这里”的演唱部分,旋律行进中的五度大跳和级进下行具有典型的蒙族音乐特征,而附点音和切分节奏的使用又使得旋律带有很强的动力感。对于这段音乐,作曲家采用了美世界的语言 民族的精神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声唱法进行表现。美声唱法音质厚重响亮,很好地传达了旋律中的动感和力度,使音乐表达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感,甚至还带有国际化气息。而在这段音乐的间奏部分,作曲家又加入了蒙古族国宝级艺术——呼麦的演唱方式。由于音乐间奏部分与前面的演唱具有统一的蒙族音乐特征,呼麦演唱方式的加入并不显得突兀,反而赋予了前面的美声演唱以民族特色和历史厚重感,增强了音乐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力。(见谱例1谱例2)
语言上的蒙、汉双用。
语言是影响一部歌舞剧传播的重要因素,作曲家在进行歌曲创作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点。《那一片绿》词曲创作突破性的采用了蒙汉双语的写作方式,使得本剧最大限度保留了蒙古特色的同时又兼顾了在其他地区巡回演出的需求。剧本中的歌词首先是汉语的版本,而后意译为蒙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蒙语的音节相对于汉语多而且语言习惯和俚语也有很大区别,因此蒙语版本的创作和汉语版本不是一一对照的,而是采用了相近意译的方式,这样蒙语版本的《那一片绿》也很贴近蒙古族观众,听起来也不会觉得生硬。这种蒙汉双语的作品为其今后流传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适应现代化的商业演出需求,同时也为我国民族歌舞剧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结束语:蒙族歌舞剧《那一片绿》的音乐创作是比较成功的,配器上的中西合璧、唱法上的多元综合以及语言上的蒙汉双用使得该剧音乐达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反观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目前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而深厚的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然而由于多方面的理由,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日益被边缘化甚至面对的消亡的危机。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优秀的音乐传统,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在这个理由上,歌舞剧《那一片绿》的音乐创作思路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单纯地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博物馆式地保存只能暂缓其消亡却不能推动其发展,只有赋予传统音乐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保存其特色的基础上使他们符合当下审美潮流,才能激活传统音乐内在的生命力,使进其走向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谱例1:
谱例2: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15203 浏览:68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