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应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等原则,构建职能清晰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相应建立安全工作激励和奖惩机制。
【关键词】 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改革也逐渐深入,高校多校区建设、校园日益“社会化”、学生犯罪日益增加,师生安全感降低等理由为高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策略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以保校园的稳定与发展。高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是更好开展安全工作的基础,应该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详实、高效地安全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一、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原则

1、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
高校的改革、稳定与发展需要制度作保证。没有法律法规来规范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成了无源之水,且难以适应转型期学校的发展和复杂的校内外安全形势。近年来,各高校也制定了一些涉及师生安全、学校稳定、保障校园正常秩序的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但有的没有参考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可依。有的高校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安全工作的随意性大,使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人员编制、经费、物质和技术防范措施方面难以在法律、法规上给以保证,因而严重影响了高校安全管理的效率。安全管理工作,应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才能使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正常化。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不是为了管人,而是为了更好的为全校教职员工服务。所以一定要以师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师生员工的中心地位,突出“服务”功能。学校要在安全管理制度中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安全管理实效。怎样最大限度的保护师生安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教育学习环境,是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根本,也是安全工作的迫切要求,更是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3、“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是学校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要正确面对所处的优势和劣势,不能搞假、大、空,要如实反映学校的安全目前状况,体现出本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如果脱离学校的发展实际与师生的思想实际,片面追求制度的完美或照搬其他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师生的支持,起不到实际的作用,管理更难见成效。二是为实现其管理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措施等,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没有依据制定的制度是无本之木,无法可依既不能规范行为,管理工作,更具随意性和不连续性。
4、系统性原则
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成一体系,在总的规划中分门别类,层层推进,使其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合力。如果各成一体,甚至有的相互冲突,会造成工作的混乱,严重影响安全工作的管理。

二、高校安全工作应建立的管理制度

1、职能清晰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明晰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分清职能,并从“责、权、利”三个方面来规范。学校要建立职能清晰的安全管理部门,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用制度规范安全责任,要弄清楚学校领导,具体管理者所应承担的安全责任,教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后果。努力形成“学校主要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头负责,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校上下逐级负责,师生员工人人有责”的工作局面。同时。要让每个师生明白享有安全稳定校园环境的权利,只有更好承担了责任才会享有更好的权利,只要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学校及师生的安全就有保障。
2、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的平安与和谐只有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通过制定科学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组织,如:教职工义务消防队、群防群治组织、自保组织,学生安检部、校园110、校园119、大学生法律安全援助咨询中心等,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使这些组织能够有序的开展工作。通过师生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的安全机制,这样既能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师生树立安全新理念,又能使安全工作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网络,使学校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安全工作激励和奖惩机制
这是推动高校安全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制定安全工作的激励和奖惩机制,对教职工、学生参与安全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可以时刻使师生保持警钟长鸣。在制定激励和奖惩机制时,要做到科学、公开和公正。科学,即杜绝主观和不规范,建立合乎实际的科学评价体系,客观、规范、可操作性强,能接受师生的监督;公开,即制度要透明,对考核的目的、对象、内容、策略要规定明确,且对安全工作结果要公开告知,要让师生员工明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增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公正,即对事不对人,使师生感到制度的一致性,没有偏颇,有利于安全工作的开展。同时,对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经验要及时总结和推广,更好地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学校的稳定离不开安全管理制度,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安全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加强研究,力争制定出更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一切可依靠力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兴德,王玉敏,王叶波,徐秋.浅谈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规章制度建设[J].求实,2004.11.257.
[2] 叶卫树,李茂久.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J].法制与经济,2010.5.115.
[3] 程四俭.美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启迪[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4.38.
[4] 刘象俭.关于高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性建设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点赞:20760 浏览:9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