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在历史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人文教育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生动叙事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课程,在历史课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融入人文教育。

一、历史学科是培养人文精神的课程

素质教育以推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其核心就是人文教育。这里所谓的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教育,其本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它引导青少年理解并人生的。“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而是要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推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1〕。在此理念下,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关注人格三者并重。要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其中更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人类经验”,是一门对学生的人生道路产生影响的人文学科。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青少年学习知识并内化为人文精神的过程。让人文教育融入历史课教学中,可以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人文教育融入历史课教学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还可以获得广博的人文知识的滋养、科学的思维训练、优秀文化的熏陶、深刻的人生实践感受,在良好的人文教育中充分理解人生的,心灵不断的净化和洗涤,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当代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教育

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理由,如缺乏理想、自私自利、金钱至上、劳动观念淡薄、沉溺于玩乐、只想获得不愿付出、自立能力差等等。这种状况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虽然全社会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学生们忙于应付学习和考试,无暇顾及其他。人文知识的学习欠缺,人文素质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一些教师教书、忽视育人。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客观上限制了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
的素质教育应当告诉孩子们如何去过一种有、有价值的生活。其次才是教授实用的各种专业知识,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远比学习各种知识更为。一个毫无道德、毫无良知的高科技人才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远比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要大得多。 “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2〕如何在教育中融入人文思想、如何有效地进行人文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的课题。

三、让人文教育融入历史课教学之中

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本着实现与人文精神交融渗透的要求。一切都要有利于青少年的发展。在讲授知识时。要让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融入教学的理念、内容和策略中,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历史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1.具体地叙事,动情地叙事。
注重在历史课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青少年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引导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关注他们的情感。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格,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过去有这么一个时期,能否概括、归纳、精炼、抽象等等,成了衡量人们能否思维的试金石,重著轻微(看重宏观,轻慢微观;专注大势,放弃细节;接纳整体,拒绝局部;强调一般,无视个别)蔚成风气。课堂上老师们摆观点眉飞色舞、五花八门,讲由来无精打采、三言两语。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具体生动”丢了,味同嚼蜡。教师们为转变这种状况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那就是“具体地叙事,动情地叙事。”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补叙了罗斯福的早年生涯:
富兰克林·罗斯福出生于名门望族,祖上是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国的。青少年时代他最崇拜的人是他的堂叔、美国的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16岁以前,罗斯福就8次远渡大西洋到欧洲旅游,去过许多国家,汹涌澎湃的海洋也练就了他勇敢坚毅的品格,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更增添了他从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大大开阔了眼界——罗斯福是带着冒险精神,以及丰富的社会知识进入青年时代的。他进了一流的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关心国家大事,担任校刊主编,并擅长演说,在社会交际方面取得成功,深受同学喜爱。“一战”期间,他出任海军部长助理,为美国的海军建设做出过贡献。战后他曾作为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但是失败。然而,比竞选失败对他打击更大的是,1921年8月的一天,罗斯福一家正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岛度假,发现另一个小岛的森林失火,便率领全家加入了扑灭山火的行动。由于过度疲劳,又去冰冷的湖水中游泳,第二天他就发现左腿麻痹,全身发烧,不能行动——得了“小儿麻痹症”。当时不少人认为这是不治之症,能保住性命就不错,因此预言他的政治生涯会就此结束。然而罗斯福没有在命运面前屈服,他说:我就不相信这种娃娃病能击倒堂堂男子汉,我要战胜他!他靠双手从一个房间爬到另一个房间;在地板上和两个儿子摔跤……终于能用手杖站立了,并坐着轮椅走上了政治舞台。罗斯福成了乐观主义者,再也不觉着人世间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同时,他对社会的各种理由也有了更多的关心、更深的了解并常常给予不可名状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这段叙述虽然有点儿长,但调动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触动了学生心的律动——伟大出自平凡,罗斯福以后的建树有了诠释的坐标和理解的轨迹。“历史本来是要读出杂陈、品出五味,思想本来是要留住真实、进驻心灵的。”〔3〕
2.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倡导以人为本,尊重青少年的个体价值和个体权利,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理论研讨,动手收集材料,进行课题研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青少年探索、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

点赞:26110 浏览:11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