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如何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把数学融入生活,让数学服务于社会。好好把生活融入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更好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传授知识 练习设计 生活化 素质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数学,并且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而数学又服务于社会,人们认识世界,解决实际理由的工具。陶行知说:“教育只有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教育。”每一位教师都应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让学生学得轻松,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就只有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开拓创新精神新人。如果数学课堂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

一、传授知识“生活化”。

学生爱上数学课,是因为他们觉得上数学课好玩有趣,贴近生活且富有挑战性。而讨厌数学的同学一般是因为觉得数学枯燥繁难。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是学生天天经历的。新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生活,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获得新知。教学要成功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使探索新知他们迫切的。数学课堂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的“生活”乐园。在教学数学的、难点时,如果设计的生动,有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就能降低了学习难度,擦亮学生智慧之火,学生倍感亲切。加上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就能记忆深刻,学得扎实,学生也不再害怕数学,不会觉得数学难学,很自然地掌握新知识,这节课的教学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很快就会发出感叹:“学数学是一种乐趣!”
例如学习“小数的加减”这一课时,教师创设一个小商店,老师当营业员,让学生扮顾客进行购物活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如果买两样物品应给多少钱?应怎样算?”及“如果给售货员一百元或十元、五元,应找回多少钱?又是怎样算的?”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激起了学生的探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有了这样轻松、自然的探索新知生活化,学起小数的加减就显得得心应手了。

二、练习设计“生活化”。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理由,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学以致用。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目,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上的实际理由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数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例如在教了第六册年、月、日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创意的年历,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有精美的图案的年历,形状特别的挂历,立意新颖的书签年历。更有利用废品做的手工年历。这些作品受到领导和老师的好评,有的还珍藏在学校的展览栏里。

三、导入“生活化”。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小学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看到生活,感受到数学课堂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海市蜃楼,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节课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富有艺术性,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必能吸引学生,引发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大量取材于生活实际,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亮学生智慧的火光,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热爱数学。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说说我是怎样把课的导入“生活化”的。
例如:在教学第六册第五单元“笔算乘法”时,一上课我就问,你们吃过糖了吗?喜欢吃糖吗?接着让学生看一颗糖的大小,告诉他们只要猜对老师手上有几颗糖,下课后老师就请他吃糖。然后举起双手,握紧,让学生猜一猜我双手拿着几颗糖。学生一听猜糖,还会有糖吃,兴趣马上来了,课堂气氛顿时像窝里的开水滚起来,“四颗、六颗、十颗……”学生喊着、跳着。 “到底谁猜得对呢?”我先打开左手,让学生自己数,再打开右手。“总共11颗,我对了,我对了。”做对了的学生欢呼着。接着我就说“班有32个同学,老师想请大家吃糖,每人11颗,老师要准备多少颗糖呢?”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这个联系实际生活的导入创设了学习情景,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的教育。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的“生活”乐园。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让的小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点赞:23774 浏览:10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