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论非综合性生人文素质教育困境与出路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尽管中国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讨论很多年,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理由,实际上并没有太过于显著的改善,这种状况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大学中表现更为明显。由此,文章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通过分析中国大学类型化特征带来的利弊及其目前状况,提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策略和倡议。
关键词:非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1009—4156(2014)06—109—03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丁曾经说过,一个知识不建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建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麦克唐纳认为,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由于大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在人生之中的重要阶段,处于校园与社会的临界之点,故此时人文素质教育尤显重要。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对完善大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推动作用,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即将踏入社会的现代社会公民意识和职业从事者具有重要作用。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伴随着20世纪末对人文精神的争议和大讨论以及教育部相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文件的出台,迈入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至少在观念上都毫无疑问非常认同和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何谓“人文”?最早记载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代汉语词典》: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的内涵,应该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个要素综合而涵化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具体而言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主要涉及人在社会上存活,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多种属性关系而具有的理性、情感、意志等人格特征,一般来说是通过人的知识视野、观念意识、品质情操、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等反映出来。
人文素质教育,即在教育中贯穿对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要通过加强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甚至生态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品质和阅历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社会实践,将人类历史传统中那些优秀的文化成果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品质,从而形成丰富而宽广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完整而健全的社会心理人格与文化修养。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建构个体生命的人文精神及完美人格的教育普及性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知识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接受和传播,人文思维教育应该培育具有人文关怀情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人文精神教育应该上升到将人文精神内化为个人的人格魅力。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五个:一是在于树立大学生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和深思人生与世界。二是磨炼高尚而善良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如何看待和思维自我与他人。三是培育专业知识体系之外的职业道德感和成就感,如何看待和思维自我与社会。四是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理想追求,如何看待和思维我与自我。五是实现人文精神在个体生命中的内化和最终形成。以上这些目标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之中并无先后主次之分,而是始终贯穿于人的终身教育的过程。

二、非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前状况及成因

由于中国大学形成的历史理由,造成中国大学类型的多样性,不同类型大学的教育传统和教育优势各有不同,故亦造成不同大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时效果和作用千差万别。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的大学仿效苏联大学模式,重新进行调整、改革和建制,特别是以学科分布设置为重要依据,由此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综合性大学和非综合性大学。当然,这里的综合性大学实际上也大多仅仅是文理两大学科类型的综合,而非综合性大学则是以重点建设某一学科类型的大学为基础而形成的,例如,农、林、理工、医、商、经济、外语等,这些非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性突出、专业性强、职业规划早期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特征。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非综合性大学对其学科建设进行了规划和调整,具有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其主要是通过大学之间的合并、大学内部的新学科建设等手段完成,例如,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为中山大学,江西工业大学与改名为南昌大学的江西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除了外部的合并,自身内在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例如,传统理工类型的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大学纷纷设立人文学院。其中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理工类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步伐更快也更为容易,而人文学科为重点的大学大多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这与人文类的学科相对容易建设有关,因为大多只需引进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新教师和招收大学新生即可完成设立。而一些以人文学科为重点的非综合性大学进行的改革,例如,广州外国语学院合并广东外贸学院成立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增设信息学院,但无疑其根本性质的转变难度更大,因为这种类型的非综合性大学要增设理工医等学科的难度更大,除了教师和生源,还有涉及大笔经费的实验室建设、学术品牌形象建设和声誉传播及其带来的招生难度等诸多理由。且实际上即使是传统理工型大学新设人文学院,如华南理工大学,但短期内也很难转变人们对其大学类型的传统认知观念。故目前,中国综合性大学与非综合性大学两大类型的大学分布基本格局至少在社会的观念意识中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毫无疑问,这种大学类型的基本分布格局深刻地影响到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综合性大学在培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更具有生源、师资、学科、历史传统的因袭等方面优势。而对于非综合性大学而言劣势显然,尽管这类大学也意识到这一点,且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推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如制订相关教学计划、设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素质教育基地设置人文课程、引进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人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逐步推广、举办各种人文类名师经典讲座作品导读等,看上去似乎产生一定的“疗效”。但现实的情况是人文学科教育的历史传统匮乏、短期建设效果不佳或学科地位边缘化,人文学科在非综合性大学的强势专业体系内仍然处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无论是学校、教师或学生,对重点建设的专业学科的认同远远超过对人文学科的认同,再加上英语考级和各类职业证书考试培养的盛行,挤压了人文素养培育的时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驱逐或削弱着培养人文素养的教育思维和理念,使得大学校园人文素质教育呈现一派百花齐放般的繁荣景象,事实上只是一种假象。

点赞:14585 浏览: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