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元化视角构建少数民族教育途径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指的是在多民族国家,为了保证各个少数民族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而进行的教育。我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平均文化水平比汉族低。由于少数民族的贫困,导致了不重视儿童的教育理由,尤其是女孩的教育,普遍认为女孩不用接受教育,这种现象使少数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比汉族要低。
关键词: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 权利
我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边疆地区,交通不便,不能与外界广泛交流,不能及时得到最新信息,经济发展较慢,普遍存在生活贫困和落后的情况。如果不采取多种措施尽快解决这种现象,这种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必须重视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理由,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许多理由急待解决。

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目前状况

现阶段,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目前状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对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内容有:双语教学情况;国内主流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的反应,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少数民族情况;宗教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等。研究对象有:藏族、回族、东乡族和维吾尔族等。研究的详细内容有:少数民族儿童的智力水平、对现代文化反应、双语、民族习惯、个人发展、对应措施、心理发展等。具体表现在: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跨文化研究;对青海高原上大学生当中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人格特征的跨文化研究;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我发展理由的跨文化研究;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评定的跨文化研究等。针对上述理由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面对的主要理由

1.少数民族教育中忽视女童的教育。
对于生活在临夏的少数民族进行了研究,如东乡族、回族和保安族,这些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受宗教信条和民族习惯的影响,很多家庭都不允许女孩上学,他们认为,男孩可以外出上学,女孩的工作就是待在家里,操持家务。再有,这些家庭觉得如果女孩子有了知识,视野开阔了,就会不服从丈夫的指挥。女性就应该以家庭为中心,一切工作应该围绕家庭去做,自己不应该外出。这种现象使少数民族的女性心甘情愿地待在家中,一切行为听任丈夫的指挥,不懂得自己可以通过奋斗取得应有的地位。所以,在少数民族的教育中,应该迅速转变这种认识,使广大女孩接受学校教育。
2.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的汉语理由。
我国规定,各个少数民族可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但在实际接受教育当中,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制约,学校普遍运用汉语进行教学,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必须掌握汉语,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都运用汉语传授知识。但这种现象与个别少数民族地区不相适应,如维吾尔族、藏族等,因为生活在较为偏远的地区,这些学生接触到的人都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这些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是在进入学校以后才开始学习汉语,而且有的学校老师也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教学。所以,这些学生学习汉语的水平受到了影响,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汉语,使各个学科的学习不能达到理想水平。所以,在对少数民族的儿童进行教育时,怎样准确把握汉语和母语的关系,也要进行深入研究。
3.少数民族教育中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教育理由。
在少数民族生活地区,受民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庭都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甚至有的家庭有三个或者四个孩子。一定的资源对于不同数量的孩子来讲,如果平均的话就会使很多孩子的教育受到影响。意思是一个家庭孩子越多,那么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会愈加不利。所以,如果一个家庭当中有很多孩子,那么就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甚至有的家庭只照顾一个孩子的学习,而让其他的孩子辍学。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一些地区很多孩子不能接受学校教育。所以,要想使少数民族的儿童全部接受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二、我们制订的几点应对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只有很少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进入到大学学习。很多学生在接受完中学教育后只能进入社会。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掌握实际生活技术知识,所以,根据教育经济学理论,教育没有收到应有的效益,这种现象将会严重制约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使学生走上社会后可以迅速融入社会生活,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受教育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才能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保证每一个少数民族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实施民族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且还应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惯,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允许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使他们掌握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知识技能,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消除心理压力,保证全体少数民族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为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培养大量高质量人才。

(三)重视民族教育学科建设

民族教育具有特殊性质,因此民族教育一定要依据本身特点(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寻找最佳发展措施,努力推动自身发展。客观方面,要在民族教育上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提高民族教育师资水平,在民族教育中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主观方面,要深刻理解民族教育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民族教育发展的规律,不但要认识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也要认识到民族教育本身存在较大的差异。
总之,为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要加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转变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状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个民族的振兴与繁荣,必须依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应做到这一点,所以,在民族教育发展中,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敢于运用最新科研成果,学习新模式,运用新策略,不断推动民族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光红.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综合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2(02)
[2]江菊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0)
[3]魏炜.新疆跨民族交际外部语言环境与双语教育——喀什、伊宁、乌鲁木齐三地的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比较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05)

点赞:6455 浏览:2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