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看古人如何对待学前儿童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家庭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浩如烟海的家庭教育文献,这些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文献经过漫长历史演化,早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而其中渗透着的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与策略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古人文明之道
春节长假一过,年轻的父母开始上班,未上学的宝宝只好交给在家的父母或保姆。怎样才能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教小孩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好坏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家庭的兴衰,因而受到高度重视。幼儿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基础,而幼儿教育在古代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导来进行的。
古时孩子入学比现在晚,《礼记·曲礼上》中讲:“人生十年曰幼,学。”东汉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意即十岁才是入学的时间,十岁前为幼,属学龄前,家庭教导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理解力有限而模仿力强,但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又十分关键,正如俗语所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此,古人对孩子这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留下许多宝贵财富。
教育讲究循序渐进
早在西周时期,周代贵族家庭就有一套按儿童年龄安排教育的程序,《礼记·内则》对这一程序作了介绍: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蟹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宋代司马光根据《礼记·内则》的记载,还制定了幼儿教育的十年教学安排,如一至三岁学习数与方名,研练书法,七岁读《孝经》《论语》,八岁诵《尚书》,九岁诵《春秋》及诸史,十岁就读《诗》《礼》《传》,略通大意,逐步通晓经史之学。《三字经》中教育子女的程序为:“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正是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由经到子再到史的学习过程,为子女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尽管我国古代在实施循序渐进的教育策略时有过于僵硬的倾向,但总的来说,根据儿童不同发展时期身心发展的情况实施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策略在家庭教育中也备受推崇,孔子十分注意因材施教。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针对他们两人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不同教育策略,对冉求,孔子鼓励他要敢于前进,对仲由,孔子教育他要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这两个学生向孔子请教同样的理由,孔子作不同的回答,有弟子不明白为什么,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宋代袁采提出“性不可以强合”的思想,他认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父子兄弟了,但为什么还会造成家庭不合呢?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没有重视对方个性。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合之根源也。既然父子兄弟个性各不相同,不可强求,就应求同存异,因材施教。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教育是一种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而发生作用,从这个作用上说,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自我教育这个环节才能完成,都应根据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实施教育。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因此,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人格的培养塑造,并通过个人人格来影响他人。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继续发展这种思想,他说“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在家庭教育中,他更是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主张。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日:“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即君子之所以不教子,是因势所不行,教者必以正道,如果儿子不肯听从,为父的必定发怒,伤害儿子的感情,儿子感情受到伤害,又会责怪父亲,你要我走正道。你自己却不如此,这样儿子又伤害父亲的感情,造成父子相伤,感情恶化,这就从反面说明了父亲的言行对儿女教育的重要性。
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使用了身教示范的策略,他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也就是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而,我国古代很多人写的家训、家书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教育子女的教育方式。
开发心智身体健康并重
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心智固然重要,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明代医师万全在《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中,按幼儿发育阶段提供了一个保教结合的育婴计划——“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亵慢之习,勿作也。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宗族乡党之人,则教以亲疏、尊卑、长幼之分,勿使谍熳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推避而也。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类,遇物则教之,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数目,或教以方隅,或教以岁月、时月之类。如此,则不但无疾,而知识亦早也。”这套方案既注重幼儿的心智培养,也包括儿童的日常保护和道德教育。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古人教育学前儿童的策略有一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是科学的。一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而不是过于重视知识教育。从上述所列内容来看,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技能,初步待人接物的礼仪训练,基本的道德价值观,这与今天的家庭教育过于强调知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从科学教育的观点来说,古人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二是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成长规律,合理安排教育内容,不拔苗助长。三是强调保教并重,保护好孩子不受伤。这与因年施教本身也是相通的。如《教童子法》中特别强调:“学字亦不可早,小儿手小骨弱。”
慈严相济的教育策略
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由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学校和社会教育更为有效和直接,同时也正是这种关系,往往使父母爱子过度,造成放任和溺爱,结果反而害了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爱与教的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在处理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策略。中国家庭教育慈严相济的传统,主要源于儒家,孔子曾提出“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有“严父莫大于配天”之语,可见,儒家既讲慈,亦讲严,讲究“慈严相济”。颜之推明确把“慈”与“严”结合起来,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还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司马光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这方面思想,在爱与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训并重,爱教结合。他认为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即父母只讲慈爱而不严加训教,便失去作为尊长的大义,只严加训教而不慈善,则伤害了骨肉相亲相爱之理,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清代学者在处理家庭教育中宽与严的关系上,更强调“教子宜严”,但“严”不是动辄打骂,而是严格要求,“严”不仅包括对子女的严,也包括对家长的严,为父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就更全面地阐述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思想。因此,慈严相济的教育策略在我国家庭教育中越来越成为优良传统。

点赞:33459 浏览:15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