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从《论语》看孔子教育目观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有关教育的见解,多见于《论语》中。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地位,他的教育目的主要为“培养君子”和“学而优则仕”。结合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观点能够看出孔子的教育目的也具有“内圣外王”的教育理想和人文教育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思想。
关键词:孔子 ;《论语》; 教育目的
1006-026X(2013)12-0000-0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精熟前代的文化遗产,并致力于传授后学,通过50 年的教育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曾发表过许多有关教育的见解,多见于《论语》中。《论语》内容丰富,“主张孝悌等家族,又强调仁义忠信等社会道德,坚持以正名整顿社会秩序,实行德政,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既重人的内在忠信之质,又重外在的礼义的修饰。”此外,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思想和策略。他独特的教育哲学也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孔子的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两个理由: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于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都起着主导作用。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地位,他的教育的基本目的为以下几点。
1.1 培养君子
孔子的教育目的之一是为国家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的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

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对于君子,孔子要求他们的品格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对己要能“修己”,对人要能“安人”,以至“安百姓”。“修己”讲的是德,是从政治人的先决条件,“安人”讲的是“才”。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德才兼备,并以德为主。在德方面,孔子尤其把握贵贱之礼,泛爱众之仁和推己及人的恕道。泛爱众之仁要落实在礼上,礼要贯彻仁的精神。在仁与礼互为表里、各有功用的关系中,正是推己及人的恕道充当了角色。孔子认为君子只有把握这三点,才能忠于自己崇高的理想。”“在才的方面,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治国安民之术,能治‘千乘之国’,能掌‘千室之邑’,能‘使于四方,不辱使命’。”
1.2 学而优则仕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包容多层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提倡“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认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孔子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不患无位,患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观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以立”。即他认为,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雄才伟略,并且做官从政。但必须明确一点的是,孔子教育学生做官的目的不是像普通老百姓作用上的升官发财,衣食无忧,而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且,围绕这一明确的教育目的,孔子还制定了近乎全面的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同时,孔子对学生将来从政治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方略和具体要求,包括:施仁政、行德治、举贤人、正已身、讲忠信、戒贪欲、慎言行、定名分。与此同时,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的提出,对于世袭世禄制度来说,显然是一个大批判、大冲击,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对后来的科举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政治,改良社会政治,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反对了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成为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2.孔子与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观
先秦儒家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物,同其他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一样,都有自己远大的教育理想,并将教育理想具体化为教育目的,作为推动教育实践的指导纲领和行为指南。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先秦儒学大师们首先关注和需要解决的理由。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体现其教育思想的《论语》谈及到的教育目的观与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观具有很大联系。
2.1 内圣外王的教育理想
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先秦儒家的教育目的论中表现的最充分。孔子的人生实践,孔子的人格及其思想体现于《论语》、《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大同》、《学记》诸篇。
作为儒学的创立者,孔子虽然从未说过他的思想学说是“内圣外王之道”,但他所开创的“仁”学实际上就暗含此种精神。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最终目的。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其实就是以独特而平实的话语在阐释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才能成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而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只有达到外王的目地内圣才有作用,只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身,通达了,也不要忘记使别人也能立身,通达。也就是说,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需要,两者都满足了,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之道”。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观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GetFullDomain},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点赞:5519 浏览:18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