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论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来源与价值取向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制约着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正确的课程目标有助于素质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来源于对学生、学科、社会和自然等方面的研究,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充分体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体现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程目标 来源 价值取向

一、素质教育与课程目标的含义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其含义表述虽有多种,但其包含的内容基本相同,即“素质教育是依照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挖掘和发挥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其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促使全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我国自“废科举、兴学堂”以来,一直沿袭着近代划一化、规格化的“工厂型学校”制度,也即应试教育制度,这种教育以追求分数为目标,以单一的评价体系为标准,不利于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也不利于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新人。而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是要培养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课程目标的含义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对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正确的课程目标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是对应试教育进行的根本性改革。课程目标由于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社会需求、对知识性质和价值的认识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中的课程目标应体现出人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的来源

关于课程目标,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三个来源,即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倡议。现代教学论认为,除上述三个来源外,还应对自然整体进行研究。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也应当从这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对学生的研究

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教育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论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价值取向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求。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虽然教育是要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但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生理特征等。课程作为教学的关键因素,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生理特征等,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当然,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其现在,还要研究其将来,研究其现在与将来的不同接受能力,以及如何衔接和培养其能力发展等理由。维果茨基提出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经过一定的努力便可达到更高一层的发展,这为课程目标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因此,对学生进行的研究,尤其是对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情感的形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个性养成以及学习发生的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确定正确的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的职能,推动学生的发展。

(二)对学科的研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完成。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信息交流,使新旧知识经验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与品德。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是各学科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对各学科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等内容的学习,逐步形成与发展相应的能力与品德。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科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内容,学科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门学科本身的特殊功能,二是这门学科所能起到的一般教育功能。”学科专家对本学科的知识、技能等内容的掌握具有权威性,因此,确定课程目标时需要听取学科专家的倡议。但事物具有两面性,每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虽然对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与包容性,但大多情况突出自己从事领域的重要性,致使课程过于专业化。因而确定课程目标时,从学科角度来说,应首先考虑本学科对于学生能力与品德形成所需要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内容。

(三)对社会的研究

一般而言,学校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学校通过教育教学等活动将社会文化遗产传递给年轻一代,使知识的再生产得以实现。从个体发展角度而言,个体在出生时,更多地表现出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无论如何也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个体需要从自然实体转变为适应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实体,人的这一社会化过程需要通过教育实现。个体和社会都需要教育,因此,确定课程目标时需要对社会进行深入的研究,既要考虑社会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需求,使学生的社会化过程顺利进行,成长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四)对自然的研究

人不仅与社会密不可分,而且与自然息息相关。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如果说课程目标中对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对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但由于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从而导致社会发展了,但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形成这样的观点:“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的存活和健康需要依靠环境,人类与其他动物存在于一个世界,与自然和睦共处对人类、对环境都有益;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有效地使用资源;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无限地开发将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毁灭;全球环境理由的出现是人类造成的,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任务。”

三、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体现出不同的人、不同的集团或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态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是如此。在当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应体现出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发展潜力和需要,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教育应利用这种差异优势,在满足学生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实施人人都能接受的、适合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读写能力、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和谐统一。
提倡人的个性发展,并不是否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相反,只有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才能与社会和自然更为和谐地统一。因为,社会是复杂的,它具有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内容,其各方面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具有个性的人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同时,人具有差异性,不同人的发展需要有不同的条件,社会正好能提供这一条件。人与社会相辅相成,在和谐中互相不断向前发展。再者,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只有每一个个体充分、和谐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因此,确定课程目标时要体现出社会价值取向。
自然环境是人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最根本的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条件。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发展的主要内容。良好的自然环境能使人倍感舒适和愉快,从而能够让人自觉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良好的个性。反过来,只有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能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为保护自然环境和创造良好环境做出努力。因此,课程目标的确定应考虑自然环境因素,体现课程目标的自然价值取向。
总之,在确定素质教育课程目标时,应以整体的观点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切实考虑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和谐统

一、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和谐的人。

参考文献:
[1]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研究,1999(5)

点赞:26862 浏览:1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