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育技术能力应用目前状况及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教育技术项目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发展,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建设现代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发展水平上作用重大。推动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几年来,通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及考试,教师在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和教学设计理念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整体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升,但如何推动项目培训成果向教学实践应用转化,引导、推动教师将所学内容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以及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真正将教育技术手段与课程教学融合起来,是当前中小学面对的实际理由。
目前,影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运用的瓶颈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缺乏动力,由于工资或待遇等理由,教师还是不能够自觉自愿地从主观上,将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转化为一种内在动力和需求,教学的各个环节还是不能与信息化有机结合;二是客观上存在困难,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绝大多数教师都在超负荷运转,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育技术的理由。
教育教育技术能力应用目前状况及策略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技术应用目前状况表现如下:
就小学而言,城区小学都能让现有的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其作用。课件与备课一样,成为小学老师的常见词了,也备受欢迎。一些小学也建立了集体备课件的制度,也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不仅要交教案,还要预先交清课件。从听课情况分析,目前小学教师教学课件,除了少部分的自制外,大部分来自于网络下载及其或多或少的修改品。因此,对课件的使用存在着两种态度,一是围着课件开展教学,二是在教学中随便用一个课件。因此,现阶段的辅助型教学课件的使用竟成了是否运用教育技术的象征或代名词了。
就中学而言,比较复杂,由于无法避开的升学压力,众多的目光都习惯于盯在成绩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永远抵不过那些个百分比。因此,中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件很自觉的事,用的人,也就用了。不用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深思至此,提出如下策略: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教育技术运用的基础

为推动中小学推动、推进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观念的转变应是第一位。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和队伍建设为抓手,在正确理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与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应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的认识,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人。通过加强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让广大老师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更新知识能力结构的紧迫感;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和使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二、明确目标,是推进教育技术运用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只能从学校现有设备情况及教师实际情况出发,脚踏实地,明确目标,落实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能分步骤分层次,有序推进。在落实与推进中,积累一些作法及经验,培养一些集专业技术知识、教育技术技能与教育艺术三者于一身的真正的新型教师。学校在制定相关运用方案的基础上,逐步达到如下要求:
1.分类培训,提高教师技能
学校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运用培训,推动教师熟练掌握使用技能,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培训形式上要分层次、分步骤、分要求,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如投影、白板设备的熟练使用、所需的资料在网络上搜索评价、课件的下载、修改或制作、从资源库提取所需的资料、网上互动交流等。
一是营造信息化培训环境:学校网站中,要开辟或设立相应的“网上培训”或“课件资源”栏目,在栏目中,网站管理员要先学习,再精选上传一些有关课件的制作资料,可以是技巧性的内容,素材类,制作心得类,教师作品展示类,还可以上传些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理论知识,当然,一些与素材处理有关的小软件的知识最好也在其中。
二是构筑常态化培训环境,通过制定学期、学年培训计划,有序地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短训为主,讲座为主,设立每次短训的主题,提高针对性,分层次分批在电脑机房中实时培训,即可让教师得到理论知识的熏陶,又能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
2.发挥效益,培养现代化教师
在分类培训的基础上,保证人人会用班班通设备,会用课件,敢用课件。学校要将专业人员及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组合起来,建立学校的课件制作精英团队、教育技术能力运用指导团队,用团队的活动来带动教育技术在整个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推广及运用,真正发挥各个学校现有的班班通设备的使用效益。
3.机制激励,明确努力方向
采取多种激励评价方式推动培训效果及运用积极性,学校应制定相关奖励制度,来激励各项教学活动的良性开展。
如现在普遍存在的两种备课件形式是,一是分配任务型,直接在备课活动中将课件的下载制作交给某个教师,这样的做法,无法直观地对课件进行参与设计与修改,其他教师哪怕提出再好的倡议,也无法保证会很好地在最终的课件中得到体现。二是,先由某个教师提供一个课件,然后对这个课件进行讨论,并当场进行修改,这种做法,对备课地点提出了较高要求,不能再是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就算是集体备课了,变成了围坐在电脑边。应通过激励机制保证集体备课,真正落在实处。
4.课题研究,增强科研能力
为了使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强化服务,是推进教育技术运用的保障

教育技术推广活动应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更新知识能力结构的紧迫感。
1.明确方向,理清思路
确定以帮助、推动学校及教师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工作方向,提高学校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认识,帮助基层学校建立、规范有关管理制度,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通过教学设计的比赛、教学课件的现场制作比赛、教学话题专项比赛等形式,推动教育技术的工作重心逐步由课堂辅助教学向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
2.立足服务,有序推广
服务永远是管理的主题,管理只是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自觉应用。立足服务的学校管理,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有序地开展常态化培训、针对性提高、比赛式激励等活动,改善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应用的自觉程度,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储备水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小学校有序推广教育技术的应用。

点赞:5015 浏览:1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