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教育爱生动诠释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李宏伟说自己和新海高中很有缘份,他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家长、教师,又是主政多年的校长。我以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这所学校文化基因的继承,新海高中的前身是普爱平民义务学校,学校的起步就伴随着普爱的进程。近些年来,李宏伟基于学校文化传统的承传,基于人到中年的生命感悟,又努力倡导探索“普爱教育”,以卓有成效的实践给教育爱的丰厚内涵以生动诠释,将学校发展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一、大爱的本质

教育爱是一种职业的爱,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它是爱的一种,所有关于爱的本质规定性在教育爱中都应当体现。什么是爱呢?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莎士比亚说,爱可以创造奇迹。学者们的表达不像作家那样富有诗意,但都努力想说明白。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为“爱”下的定义是:“作为社会心理学专业术语的爱(love),是超越日常体验所叙述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爱感情等。”而最有影响力的说法来自美国哲学家弗洛姆,他提炼出爱的要素,似乎也就揭示出爱的本质性。在弗洛姆看来,爱最核心的要素是“给予”,他又提出:“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1]”弗洛姆又在另外的著作中提出“响应”作为要素。一般以为,弗洛姆的阐述是深刻而透彻的,爱的本质是主动的、无私的“关心”,是基于尊重和了解的“给予”,是“响应”对象需要的支持。这些都应该成为教育爱的底蕴。
在与宏伟校长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他对“爱”的真谛的探究和思索,难能可贵的是,他倡导的“普爱”是“属于自己的句子”,他把自己的教育爱的思想凝炼成三句话:
1.以平等为原则,普爱而不偏爱。首先,爱每一个学生。在宏伟看来,爱学生要以了解学生为基础,教育爱基于对学生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等深刻的了解。他曾碰到一个与英语教师闹别扭的学生,在聊天中得知这个孩子父母经常吵架,妈妈搬出去居住,爸爸也不管他。于是主动给这个孩子更多的关心,校园里碰到他都要聊上几句,以温暖的关爱之情溶化孤独心灵的冰块,推动了这个孩子的全面进步。其次,爱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普爱”也有爱学生的全部的含义。李宏伟基于多元智能的理念,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响应”学生个性生长的需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第三,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新海高中建立了学生跟踪了解制度,关注学生在高中、大学以及社会上的情况。在国内外建立多个校友会,引导校友回报母校的同时,让校友们有了新的成长驿站。
2.以尊重为前提,普爱而不滥爱。普爱而不滥爱,首先就要求爱而不强加,不能以爱的名义替代选择和包办。爱不能是师者的“我以为”,一定要“响应”学生内心的声音,尊重学生的选择。新海高中创设学生自主选择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作出正确的选择。普爱而不滥爱,第二个要求就是“科学”地爱。这就需要师者尊重、遵循教育规律,防止好心办错事。李宏伟校长说,无私未必有理,无私的“错爱”表明教育者不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尊重学生。他还提出,不要把爱与批评对立起来,不敢或者不知如何面对学生需要纠正的行为等,其实就是不爱,或者是不知如何去爱。正是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学校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正确的导向,坚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科学构建推动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把闲暇时间真正还给学生。
3.以适度为标准,普爱而不溺爱。在李宏伟校长看来,教育爱的“给予”,包括“合理地给”和“合理地不给”。“溺爱是指不合理的要求被满足,是一种盲目的爱。”新海高中从学生高一入学起,就以“在新海的星空下,让梦想成真”为主题,帮助学生制订三年人生规划,借助学工部、年级管委会、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和任课教师等各种力量,给每名学生配备精神导师,通过各种形式,在每个阶段给学生富有爱心的指导。这样的“给予”和“关心”就更显主动性、引导性和效率性了。

二、教育的目的

教育爱是在教育的范畴里的爱,它的目的性就体现在教育自身目的的达成。关于教育的功效,梁漱溟先生有一句话说得极为精彩:“教育是生活的向上发展。”教育爱就是引导学生的“向上”,引导学生生活的“向上”。这个意思许多教育大家都有论述,杜威说:“教育即生长。”在杜威看来,生长的可能性在于学生的“教育爱的生动诠释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未成熟状态”,其中包含“能量”和“潜力”两层意思。布鲁巴克的描述是:“正如一株完全成熟的花草,在种子之内早有潜能;同样在学生的头脑之内,早已蕴藏着将来希望发展的各种能力。”教育就是引导和带领,“将隐约的潜能,实际地发挥出来。[2]”这种“向上”“生长”会走向什么样的状态呢?大概以“幸福”来概括是最为恰当。阿奎那说:“教育的目的,亦即生活本身的目的,是通过培养道德和理智美德来获得幸福。[3]”内丁·诺丁斯说:“幸福应该是教育的一个目的,好的教育应该对个人和集体的幸福有所贡献。”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4]”幸福的生活一定是爱的阳光普照的生活,走向幸福的生长、激励人性的向上一定是以爱作为内在动力,爱他人的过程也一定是享受幸福的过程,恰如赵汀阳先生所说:“每个体验过关心别人的人肯定知道,对他人的积极情感确实是美好经验,当我们去帮助别人时,心中便是蓝天白云,海洋草原。[5]”
李宏伟校长的“普爱教育”是以明确教育目的为前提的,并且他在教育目的的内化上,在未来生活和当下生活的内在一致上,做出了切实的努力。
1.坚持培养目标。李宏伟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格完善,是指向学生的幸福生活,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须臾不可忘却的。确实,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理由、原点理由,是我们遭遇烦扰、面对压力,“静夜思”追问自己内心的理由,教育的异化、爱的异化,最本质的理由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离开了这个教育原点,忘却了这样的教育根本。新海高中旗帜鲜明地举起“普爱行健”的旗帜,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明确培养目标。在李宏伟这样的校长看来,这是对国家“忠诚”的理由,而且这样的培养目标把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教育工具性价值,与让学生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本体性价值,内在地统一起来,关键在落实,在坚持。因此,当有些活动安排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可能发生冲突时,李校长都和有关同志商量,他的理由是,为什么不去取消数理化呢?所有课程开齐开足是最起码的。在他看来,课程结构是因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如果有的课程(事实上往往是非高考板块)不能很好地开设,那就意味着培养目标不能有效达成了。2.培育爱的团队。教育爱主要是依靠教师来施行的。李宏伟校长认为,教师人格中的“普爱”特质,会通过教师的劳动具体化,进而传递给学生,以至通过学生影响家庭,通过家庭影响社会。因此,他们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到非常突出的位置。一是让“普爱”变成教师崇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教师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二是让普爱成为教师强大的行动能力,培育提升教师感受爱的能力,表达爱的能力、传承爱的能力;三是让教师在享受爱中提升爱,关注教师生活,助推教师成长,激活教师主体爱的力量。
3.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培养目标的知性部分,尽管也有种种不如意,但总体是落实的、扎实的,而诗性亦即精神性方面,则或大而空,或有若无,或形式化,针对这些情况,李宏伟校长和老师们一起根据爱的本质性要求,着力引领学生的精神发育、精神成长,比如:①引领学生树立大爱意识,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爱天下,仅在环境维护方面,经常组织学生到苍梧绿园开展“你丢我捡”,到海边参加“清洁海岸”活动,组织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监控学校边上大尾河的水质,引导学生组织爱绿护绿活动。②提升学生爱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增智,构建爱的根基;立德修身,学会爱的策略;笃行明志,创新爱的内涵;拓宽视野,培养国际理解能力。

三、专业的

教育爱是一种教师职业的爱,自然包含了专业的要求。全美教育协会通过的《教育专业典章》,就教师专业提出若干深刻的思想,如开篇第一句就是:“因为相信每个人享有其价值和尊严,所以教师的第一天职即为求索真理,达至卓越,孕育。”典章对学生的义务和对教育专业的义务都提出具体的“有全部法律效力”的要求。从教育爱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强调:第一,“教师应努力帮助每一位学生,挖掘其潜力,实现其理想,成长为有价值的公民”;第二,“确保教与学的自由,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第三,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精心设计有价值的目标,提高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第四,“不应歧视学生,包括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民族、婚姻、政治或宗教信仰、家庭、社会和文化背景等”;第五,“不应利用专业之便,谋取私利”;第六,“尽力提升专业标准”,等等。这些思想,在李宏伟校长的普爱教育中都努力有所体现,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1.超越功利化的要求。给学生无私大爱。新海高中有师者对学生发乎本能母爱般的爱,比如保育员马志凤,20多年来周末休息,总喜欢邀请学生到家里吃饭,最多一次来了九个孩子。更多的则是在教学岗位上恪守教师专业,心系学子,不计酬劳,不要回报,无私奉献。在一些所谓精英级学校,师者稍微有一些功利化要求,希望学生的考试升学给自己挣脸面、挣奖金、挣影响,教育就会被异化。李宏伟校长对此有清醒认识,他反复强调普爱是纯粹的爱,是不掺杂质的爱,哪怕因为我爱你就要听话,就要顺从,就可能“讨好”,都是不应该的。正是在这个作用上,普爱才真正是人间大道、教育正道。
2.坚持教育正义,为每个学生创造积极的可能性。教师的专业核心是公平正义,这种公平正义并不是平均施教,也不是一个标准的爱。按照金生鈜教授的观点,生活福祉的实现与个人的才能和能力是相关的,离开教育条件支持和价值引导,个体的才能和能力无法获得发展,而教育对能力的方式,对学生特殊能力的鼓励与否,又是至关重要的。“教育能否避开压制、偏见、贬低、限制、不公正,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前提开辟最大的可能性,是教育正义的主题。[6]”在李宏伟校长的“普爱”天地里,我们看到“不务正业”的象棋高手健康成长,“双差生”的美术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一反常规”的优等生如愿选择动漫专业,等等。这样的普爱教育就为每个学生开辟了最大的生活前程的可能性。
3.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普爱”的落实创造条件。《教育专业典章》指出:“教育职业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教师应该尽力提升专业标准。”李宏伟校长认为,教师水平高了,普爱才能践行、成形。于是新海高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订规划,加压力,搭平台,做宣传,引导教师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推动学校涌现出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学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李震老师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读读作为年度人物的颁奖词,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人物:“斗室之中,坐稳板凳,教育爱的生动诠释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身拥书城,他依然坚定地为青年们的成长劈山开路。面对后学者的迷茫,他展露的是鼓励的目光、和悦的容颜。特级的光环、教授的称谓、督学的荣耀、等身的著作、赫赫的声誉没有挡住他前进的步履和笔耕的节奏。他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但依然兢兢业业,尽情地释放生命的张力,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

四、适切的载体

爱是精神性的,但又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往往是有形呈现的。“爱是人类物质创造力与精神创造力的高度结合,更确切地说,爱是物质化或物质性的人类精神创造力升华的结晶。[7]”日本哲学家今道友信也说:“爱当然是思想的东西,然而却表现为行为。”教育爱与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有关联,也就形成特定的载体,或者可以称之为某种形态、行为的“表达”。这种载体大致有四个特征,一是有形,如果无形,则不能称为载体,载体总是一定的物质的行动的存在。二是多元,爱的载体是载体爱的,同样一个主题的教育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面对不同的客体,可以用不同的载体;不同主体“表达”教育爱往往会体现主体的特征,相同主体、相同客体之间的互动与激荡,也是无法成为规定动作的。三是系统,教育爱的物质形态,应该根据学校教育的特点,与学校教育运转的基本规律相吻合,形成物质载体的体系,尽管这种体系更多的是精神产品。四是开放,教育爱的载体是稳定性与生成性相统一的,有些载体是相对稳定的,如制度、课程,有些载体是随机生成的。
从新海高中“普爱”实践看,其具有亮点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1.制度载体。李宏伟主政新海高中后,特别注重建立和完善学校制度,关注学校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活动使师生认同学校制度的文化内涵,自觉维护学校的各项制度;特别注重制度的价值引领,努力体现普爱内涵、民情民声。学校的制度建设围绕“规范”“品牌”“发展”,形成特色。其中,中层干部定聘、教职工代表大会决策、学生管理规范、体艺工作规范、教辅后勤规范、奖助学制等等,都有细致的考量、人文的内涵,而且能注意听取师生心声,适时调整、完善。教育爱的生动诠释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教育爱的生动诠释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点赞:15206 浏览:6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