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特殊教育发展几点深思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 特殊教育;观念;政府投
入;管理;宣传力度
〔〕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20—01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存在着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特殊教育发展不平衡,体系有待完善;特殊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亟待改善与规范;残疾学生家庭经济普遍困难;特教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等理由。本文针对这些理由,结合从事特殊教育的经验,对发展特殊教育谈自己的几点深思。

一、更新特殊教育观念,使发展特殊教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巨大发展与丰富,弱势群体逐步得到更多的关注,这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是教育及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均衡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此,全社会要有充分的认识。

二、加大政府投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要以法律形式强化政府责任。政府的投入,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根本。因此,地方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和政府的补助应以法律形式确定一个比例,使特殊教育的投入有所保障。在落实投入的情况下,还要开展合格学校验收工作,推进标准化工程建设,使学校的硬件、软件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特殊教育学校办得如何,除了其他因素外,教师的水平与职业道德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奉献意识,爱心、耐心、善心是特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其二,严把入口和出口关。其三,提高教师待遇,让专业毕业的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让在特校工作的教师安心工作、甘于奉献。其四,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另外,开办各种专业培训班,特校教师达到职业道德、文化水平、专业素质的进一步发展,为特校发展奠定雄厚师资基础。
2.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学前教育、中高等教育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开展学前教育可以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尤其对智力康复、语言康复起关键作用。忽视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高中和高等教育,导致许多残疾学生毕业即失学或失业,其中许多残疾学生初中毕业后又回到了原先的生活状态,从而从整体上影响了残疾人素质的提高。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国家要在更多的师范院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招收更多有志于从事特殊教育的大学生就读,也要制定教师培训的中长期规划,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应该把残疾儿童少年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创造条件,这是特殊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因此,残疾儿童少年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在九年义务阶段完成,学校的教育必须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提供条件和保证。
4.加强督导评估工作,推动特殊教育发展。首先要制定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评估细则,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第二,根据评估细则,对全省所有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评估定级,促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和重视,从而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5.特教学校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内部管理,拓展教育功能,形成办学特色。在办校思想方面,各级各类特教学校要坚持“以残疾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教育好一个学生就是解救一个残疾家庭”的服务意识,培养教师强烈的责任感,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创造性地工作,才能提高办校水平。
在教师管理方面 ,学校要切实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走“年轻化”、“专业化”、“教研化”的教师发展之路。
在教育功能拓展方面,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出路理由。比如,开展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开展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指导;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并推荐就业等等。

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的社会地位

特殊教育是有魅力的,它具有弘扬慈善价值观念、宣扬社会进步的功能,是大社会的教育,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充分挖掘这种教育价值的内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切入点,加强学校工作的宣传,要寻找机会、创造条件主动“走出去”,特别是 利用“教师节”、“助残日”和领导视察工作的机会,展示好教师的敬业奉献、学生的顽强意志和学校服务社会的形象。这样,学校的劳动就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学校的困难就能得到更多的帮助。通过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特殊教育的社会地位,自觉拓展出更大的存活空间,是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特教学校要深思的理由。
编辑:蔡扬宗

点赞:5008 浏览: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