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艺术教育中标志性参数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艺术硕士教育是一个新的教学体系。文章用数据分析的策略研究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中的核心理由,找出关键数据并参数化是量化分析的关键步骤。数据来源的三个部分分别是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和调查问卷。每一部分的数据都经过对原始数据的筛选和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出。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最终构成代表数学分析成果的标志性参数,为建立数学模型奠定了关键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专业艺术硕士 课程设置 数据模型 指标性参数
艺术硕士教育的历史还不到十年,这项强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有别于艺术专业侧重理论研究的“文学硕士”。在这项教育体系建立的初始阶段,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传统理论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是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弱化相关课程的要求,加大演唱演奏实课的比重和舞台表演实践的时间等。整体课程设置的种类与多样性、生源差别、学术交流活动等理由,尚没有系统性的经验总结与可供参考借鉴的权威性、开放性的资料。
“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跨学科项目的目的,就是试图系统性、专业性地针对多年以来全国主流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经验、教学中出现的理由做分析与归纳,以实践调研和科学数据作为依据,用数据分析的策略对国内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研究,把这个教育体系中看似无关的信息进行提炼归纳、找出规律、印证推理。“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的核心内容,是依靠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学建模的分析结果,来印证理论的分析和推断。
数学建模分析之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筛选各种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性质的判定,理清建模的思路,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断。其中,建立标志性参数是一个关键的步骤。标志性参数,是代表一个教学环节或者达到一个教学要求的标志性数据。指标性参数设立是否合理、数据取得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是决定这个数学模型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
整个原始数据的构成包括两部分:客观数据和主观数据——涉及学校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师资状况等客观数据和学生、教师调查问卷结果综合内容的主观数据。在客观数据中针对课程科目的结构、各科课程时长(学分)的比例关系、课程科目与培养目标、师资的构成状况等数据进行再比对,找出必要的比例关系,具有标志性作用的数据就显现出来了。经过几个教育周期之后,在这个艺术硕士教育结构表层下,国内院校在艺术硕士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成果给处于教育第一线的师生留下什么样的感受,是重要的主观数据。这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查问卷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标志性作用的参数,就来源于这些原始数据的归纳与分析。
所有原始数据来源于三个部分: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和调查问卷。这三项数据均为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的调查问卷所得。

一、课程设置数据

课程设置的数据是客观数据。所有信息采集的初始状态都以数据形式呈现。数据代表的对象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属性:课时数、课目种类。
课程设置数据采集的原始分类状态是:
将所有抽样院校课程属性经过分析与筛选,归纳为专业必修课总课目数、选修课总课目数。从这当中再划分出“专业实践课”和“专业理论课”。经过这样分析归纳的专业课数据,就带有明确的属性,为下一步分析奠定了基础。
在专业课目中,被选最多的课程也是一个有作用的数据。这个数据可以衡量国内主流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基本课程表明了艺术硕士教育的主流方向。各个院校对基本课程的选择状况和学分值,从一个侧面标志着这些院校音乐教育的专业水准。
在剔除各个院校对同一门课程不同命名的因素之后,以下7类课程被选最多:专业史学类、作品分析类、文献阅读类、音乐美学类、钢琴伴奏类、钢琴教学法、论文写作类,称之为“基本课程”。
我国的艺术硕士学位教育脱胎于文学硕士。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此要求专业实践课的学分比例必须达到总学分的60%。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实践课的课目和课时数对应着这个要求,具有指标作用。专业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H将是一个指标性参数:
H=专业实践课课时/总课时×100%
同时,在必修课当中,专业实践课与专业理论课的比值说明专业课当中两者之间的关系。设定这个比值为R。
R=专业实践课时/专业理论课时
这一指标反映在专业必修课当中实践课所占份额。这个数值R=1,说明理论课与实践课所占的份额相同;R1,说明实践课的学分多于理论课。
指标性数据具有典型的作用:实践课的课时与课目、比例关系、基本课程的比例数据等都直接标志着学校的培养思路和培养方向。这些客观数据还将作为数学模型的自变量进一步分析。

二、师资状况数据

师资状况与艺术硕士教育成果的关系非常密切:师资的构成和教学质量直接关联。但是,实际情况非常复杂。项目中借用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的“学科对比分析报告”中的部分数据作为背景参考和比对。具体借用的数据包括各个抽样院校的专家团队情况(得分统计)及排位状况、专职教师数量(得分统计)及排位状况、突出中青年专家数(得分统计)及排位状况。

三、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中获得的数据属于主观数据。问卷中的理由经过精心设计,得到的反馈信息是设计者希望得到受访者对特定理由的主观态度(答案)。通过对这些答案的统计、分析和归类,得到统计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经过统计运算得出的百分比数值。项目要求进行两次学生问卷和一次教师问卷。问卷理由的设计直接反映出项目关心的理由。
学生问卷一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学生对课业的总体态度。问卷理由的内容包含涉及综合感受的有两个理由;针对课程设置的反映有四个理由;学生年龄(来源)一个;课外活动的感受一个。

点赞:4094 浏览:1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