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理由与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存在的理由,探讨了英语听力的实质、过程、影响因素,提出了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应采取的策略,目的是推进听力教学改革,提高听力教学水平。
关键词: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课是英语专业的技能课,目的是训练学生听力技能,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目前我国对于听力教学的研究尚显不足,听力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理由,制约着听力教学的发展。本文从分析目前听力教学中存在的理由人手,结合英语听力教学理论,探讨解决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目前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存在的理由

(一)听力课程边缘化

听力课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并未应有的。有的教师认为听力课只须放放音,对对答案,学生也只是听,是否听懂教师也不掌握,另外在外语专业教学改革时,由于压缩英语专业技能课,增加专业知识课,听力课程的课时每周只有2课时,有的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有指导老师,有学分,没课时的“零课时”教学模式(何兰芳,2009),听力课逐渐被边缘化。

(二)教学目标模糊化

我国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听力级别进行详尽划分,而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比较模糊,多数教师把教学的学期目标简化成几个单元,除讲解语言难点和相关背景知识外,只是反复放音,直到多数学生听懂完成练习。学期结束时,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听力水平,教师也无法检测教学效果,导致教学目标比较模糊。

(三)教学模式单一化

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听力课堂采取以“教师放录音,学生听;教师问理由,学生答”的模式,策略单调、课堂互动性差、气氛沉闷、课堂效率偏低。在课堂上过分关注听力技巧的培训,缺少说、读、写的配合。

(四)学习策略简单化

高中阶段没有专门的听力课,从中学跨入大学,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习惯于一字一句的琢磨,不知道该怎样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和说话人所表达的整体意思;同时,许多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对于听力课只是在单纯地做题,不会拓展,也很少考虑对听力材料的实际运用。

(五)评价体系终结化

教育的在于引导学生发展,教学评价是推动学生发展的手段。目前教学评价主要采取试题考试的形式,侧重于最终结果,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同时评价过程是单向的,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只是被动地接受结论,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认为,听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外语听力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将外语听力定义为听者基于各种相关知识、运用有关技能的策略与听力文本信息输入进行积极互动和建构的动态过程(刘龙根,苗瑞琴,2011)。听力也称听力理解,Kenneth(1976)认为由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五个成分构成。AbboU等(1981)认为:包括感知、解码、预测与选择等过程。Anderson(1985)认为:主要包括感知处理、切分和运用。看,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王守元,苗兴伟,2003),听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个过程。
近年来,许多教师开始关注英语听力教学,因此正确认识听力的实质和了解听力的特点及过程对搞好听力教学来说是至关的。

三、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英语听力教学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分别制定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长期目标和学期目标。基础阶段教学目标要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教学中要传授英语听力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听力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正确的学习策略。高级阶段教学目标要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教学中要继续巩固听力基本功,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构建教学模式:近年,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受到广泛关注。Brinton在《内容型二语教学》中指出:CBI是一种将主题内容与语言教学活动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第二语言教学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借鉴并运用CBI的三种模式:主题型,辅助型,保护型。主题型:《英语听力教程》的话题涉及多个领域,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和生活,保证了语言项目的覆盖面和语言交际技能的平衡发展。辅助型:把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作为听力教学的支撑和辅助,使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保护型:要适应学生的语言水平,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关注听的策略,把听力策略融入听力教学中。
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把握好听前、听时、听后三个环节。听前,教师要确定每一节课的任务和解决的理由,对各个教学环节作出周密安排。听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听瞳材料,而且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技能,掌握学习策略。听后,要及时练习,可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些听后的练习,如:复述练习、分组讨论等。
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挖掘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如,利用教材中出现的话题及领域,从网络上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听力课程的期望和要求。
应用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利用多媒体的设施播放些电影、电视片等拓展学生视野,使传统的听力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听力的性,从根本上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要善于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听他们感兴趣的幽默故事、电影对白、英文歌曲等,营造自由、的课堂气氛,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听力的培养,做到课上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课上教师精讲教学内容,课下学生自主学习来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学生一方面要“精听”,最有效的训练策略就是听写,要求学生在网站下载听写材料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要“泛听”,就是指广泛收听不同材料,训练把握和大意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四)运用多元评价方式。

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具有形成性、阶段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因此对于听力课程的评价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策略。要坚持主体性、实践性和激励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帮助学生和激励学生为出发点,学生将知识和能力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评价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评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
四、结论
英语专业听力课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型,它要求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进行综合训练,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

点赞:5910 浏览:1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