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积累和沉淀的文化精粹,凝结着前辈智慧的精华。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语文教学为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一、在日常教学中点滴渗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1.在古诗文教学中渗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名家名篇,是我国文学史上熠熠发光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些教学资源,并将其运用到品德教育中。
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要将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教学知识点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注重熏陶感染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善于引导学生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和精神交流。如让学生走近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让学生走近陶渊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让学生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让学生走近宋濂,理解什么是勤且艰的求学精神;让学生走近范仲淹,理解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和体悟,并在熏陶感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使学生不但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而且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
2.在现代文教学中营造文化氛围
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而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氤氲着传统文化精神气息。如《故宫博物院》使学生观赏到华夏文化的富丽堂皇;《云南的歌会》可谓是民族文化的大展台,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的感人力量。在教学这些篇章时,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营造文化氛围,使学生迸发出情感的火花。

二、在综合性活动中体验成长,充分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

除了课文,语文教材还有许多综合性练习,它们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结合实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和写作实践。如端午节来临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自选一些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查询与端午节有关的信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能感知传统节日中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明白传统的节日文化已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内化并凝结成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深深地熔铸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从而对学生进行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把书本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文化知识的消费者和发现者,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语文知识的规律,发展语文素质。

三、在整合文本中提高精神境界,强化学生的文化理念

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牢牢地扎根在学生心中。因此,在使用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整合文本材料,使之系统化、厚重化,零敲碎打的学习对于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收效甚微,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才能使学生的精神层面迈上一个台阶,价值取向逐渐清晰明了。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师可以整合文本材料中吟咏自然山水的诗词篇章,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的诗篇,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在优美的文字中积淀文化底蕴;其次,教师可以整合教材中与民族精神有关的篇章,并补充相关英雄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深刻地感悟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第三,教师可以整合教材中有关中华民族存活智慧、核心价值观的文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还有很多,有待于教师更进一步钻研、探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传递给学生,让祖国的下一代在传承文明的同时,养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品格,使他们成长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清华中学)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13833 浏览:5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