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针对不良价值取向理由思想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已不是满足基本需要,越来越高的消费金额呈现了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而高校中存在部分学生将奖助学金不必要的高额消费品的现象,并引发了对一系列的信任危机和价值批判。文章阐述了这一现象,并从社会因素、个人认知以及其他存在的客观理由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策略,最后呼吁高校坚持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贫困生;消费观;价值观;奖助学金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同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一样,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成本的压力,高等教育由免学费转向收学费,并且近年来有大幅度的上涨。为兼顾教育的公平,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理由,维持社会的稳定,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帮困助学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从2011年开始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比例和资助数额也明显增加。资助体系的完善本是国家和社会为教育公平创造的良好氛围,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在资助育人的工作实践中,由于部分享受无偿的资助的贫困生对奖助学金的不良使用行为也引发一系列的信任危机和价值批判。这些行为的背后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一些不良价值取向,深入分析这种现象的理由有助我们找到有效的途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未来的人生道路更好的发展。

一、受助贫困生的不良消费现象

(一)大学生的消费呈现消费主义倾向

消费是当代青少年表达与自我认同的主要方式,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西方的消费主义认为消费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need),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以彻底满足的“”(desire),消费主义思潮代表了一种作用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日前发布了《大学生蓝皮书: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13)》,蓝皮书在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的100所高校中,对10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到11347元,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城市大学生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500至1500元/月之间,而60%的农村大学生消费水平在500至999元/月之间,城市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月消费要高出三一分之一。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依然是父母,占95.2%,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自己打工赚钱,而城市地区的大学生选择向父母要钱的比例达到24.7%。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三点:一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较高,呈现消费主义倾向,二是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农村大学生也在通过打工挣钱等方式缩小这种差距,而城市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是家庭支持。这三个结论暗示我们尽管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大学生在消费水平和消费数量上差异很大,但他们在观念上或在现实中所追求的消费以及追求这些消费的作用都是相似的,即所追求并非满足基本需要,而是“”。

(二)贫困生的不良消费行为及其影响

大部分一线的学生工作者都可能遇到这样的一些理由:某些受助的贫困生拿助学金购买不必要的奢侈品,如高档的手机、服装等,出入所,其高额的消费行为令人对贫困生的身份怀疑,甚至遭到班级同学直接向学工部门反映情况。这种现象对于当事人带来的影响是直接来自同学的信任危机,同学会感觉到被欺骗,继而对贫困生的道德品行有所批判,影响人际关系;同时也令非受助的同学对辅导员产生不信任,有“那些拿着助学金的贫困生并不穷,是因为同辅导员关系好,所以白拿钱”这样的想法,产生厌恶情绪;从社会层面上来看,这种不良的消费现象违背了高等教育设立奖助学金的初衷,奖助学金是为了保障家庭困难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高额的不必要消费行为显然是将用于学习的资金用在了别处。消费观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在贫困生上出现不良消费行为理由直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价值标准的定位不准确。

二、不良价值取向产生的理由

(一)不良的社会心态

不良价值取向产生的根本理由是不良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群体中宏观的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是对社会生活更加及时、动态的体现。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各群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一定的贫富差距,急于缩小差距必定造成焦虑浮躁的心态。青年初期的价值观尚不稳定和明确,在这一时期对外界的感受又颇为敏感,急切地寻找身份价值认同和社会归属感,学校是一种微观的社会系统,学生在其中也进行着社会阶层的划分。从青年群体中广为流行的现代化的语境词“白富美”、“高富帅”、“矮矬穷”、“屌丝”中可以看到这种划分是以物质为标准并对物质贫乏者带有一定的贬义。高校的贫困生也存在着“心理贫困”,一项基于600名在校大学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各一半)的研究发现,有60%的贫困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有25%的贫困生表现出明显的敏感孤僻,近15%的贫困生爱慕虚荣,嫉妒心强。在实际工作中,对不良消费行为的贫困生进行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结果发现符合受资助的条件,但对这些学生进行谈话发现得到回答是相似的:“为了尊严理由,不想被同学们看不起。”说明他们把这种外在的价值标准作为衡量尊严理由的准绳,也从侧面体现出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错位,对物质的追求超过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个体缺乏自我价值认同

直接理由是个体不成熟的认知偏差,尤其是缺乏自我价值的认同。购买不必要的高档消费品和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等消费行为属于炫耀性消费。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有闲阶级论》一书的作者凡勃伦的观点:炫耀性消费是通过对物品的浪费和奢侈型消费来向别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通过标榜独特的个性和品位,并由此带来荣誉。属于典型的“面子消费”,享受高校资助的贫困生的这种消费行为是将他人的尊重等同于自我尊重,因为家庭贫困而不能进行自我肯定,个人价值感需要通过外在物质的满足来获得。事实上很多贫困生在学习上勤奋踏实,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尽管具备的较高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但其内心仍然有自卑心理。有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贫富差距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期待程度,具体表现为出身的社会阶层越低,阶层意识则会更弱,成功的越强。贫困大学生往往肩负着家庭的期待,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变社会地位,通过高昂的消费行为来模糊阶层的痕迹,或者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消费行为来彰显个人成功。

点赞:8730 浏览:3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