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生本教育”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对于小学数学亦不能外,我们的教学应该人文化、开放化、多元化,带领着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以生为本;生活;能力
新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数年,“有效”、“以生为本”这两个关键词出现的最为频繁,那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以生为本,如何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实现有效、高效呢?有时候,我时常在想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留给学生什么?是不是仅仅是干巴巴的数字、符号、公式?在反思和进行文献观察后笔者发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说的很好,我们的教学不仅仅要给学生留下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还有“过程与策略“生本教育”观照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要开启学生的智慧,哺育学生的身心,润泽学生的人格。如何实现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一、构建多元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课堂往往是空洞的讲解,教师教的很具体,但是学生怎么做却缺乏开放度,笔者认为要去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首先就要全方位的开放我们的课堂教学,同时学生要从被动接受知识走向在具体的操作中感悟知识。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互动获知的平台,注重多元化、开放化、人文化,给学生课堂上更多地展示机会,才能推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深思几个为什么,例如,我这节课这样设计是否能够有效衔接学生的思路?我这节课这样设计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这个数学知识内容,学生能想到什么?除了这样的设计外,还有没有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相联系的设计?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么?等等。

二、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亦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本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理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所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不可缺失了生活背景。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动口、动脑,还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动手,在实践中获知,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限制,课堂才能从预设走向生成。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认识“1000以内数”这节课,笔者设置了生活化的情境,准备了一大堆小棒,抛出理由:这一堆小棒有多少根?想一想你怎么数?这是一个源于生活的理由,对于如何数数也具有开放性,学生经过讨论后,有些学生认为一个个数;有些学生觉得这一堆小棒比较多,要十个十个数或一百一百的数,说的都很有道理,这些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知识,是学生的积累,由此出发再进行教学,体现了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建构主义理念。
再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分数”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基本性质,我给每一桌学生准备好了几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提出理由:“和分数相等的分数是都有哪些?”学生带着理由玩折纸,学生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将这些数一个找了出来,找出来后,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相等?学生回顾“玩”的过程,推动对分数内涵的理解,自主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不仅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策略观来认知、理解和感受数学文化,却认识周围的世界。

三、构建艺术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更包含美育元素,具有原生态的艺术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挖掘美育元素,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将数学与艺术灵活的结合在一起,欣给学生美的享受,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我们的教学策略、教学呈现方式、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该是美的、和谐的,包括师生的交流和评价都应该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达到恰到好处的状态,让学生从哪个层面上都能感受到美的所在。
比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课时,笔者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从平移、剪拼中去体验数学图形的和谐之美,在具体的操作与实践中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是借助于割补法完成的:“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在学生交流策略的过程中,为了强调这种数学策略,通过课件出示拼补的全过程,动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原生态的操作模式相结合,教学中的美和图形的美更加彰显。
当然,小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而且学生的家庭各异,加上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呵护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数学家来培养,应承认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评价强调实际操作与解决理由,推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理由,达到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才能积极创建彰显生命活力和人文魅力的小学数学课堂,这也是对生命世界的关爱和尊重。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沃建中.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4]崔允都,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点赞:34588 浏览:1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