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临床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策略: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的同时均一般常规治疗,而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上升,而进展率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字2=2.26、3.44、3.44,均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保证和提高介入疗法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4-0103-0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al occlusive diserse of low extremity,ASO)是目前临床上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症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干扰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1]。因此,为积极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大限度发挥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特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并且发现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4例,男56例,女38例,年龄42~85岁,平均(62.53±7.86)岁,病例均经入院病史调查和常规项目体检,各项考察指标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并彻底排除全身系统性疾病。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策略
两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的同时均一般常规治疗,而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包括:(1)术前护理:在术前应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焦虑和抑郁甚至恐惧等负性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讲解和心理干预,从而全面增强其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根据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时间以及胸片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自身状况进行评估,并认真做好患者手术区域的备皮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和排便的相关练习,以适应术后恢复期的。(2)术中护理:患者平卧位后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对其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术中受剧烈疼痛刺激而可能出现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以及呼吸急促现象,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以迅速转移其注意力,并配合止痛和降压类药物以及吸氧等辅助措施。(3)术后护理:术后严格遵医嘱补充血容量,以全面防止血压过低时血流缓慢而导致血栓形成。严密观察患肢末端的血液循环状况,并对患肢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以及感觉和肿胀状况进行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常规给予抗凝药物。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严格避开进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类食物。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其进行的肢体锻炼。
1.3 评价指标
分别对两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溃疡面积愈合,肢体坏疽自行或清创后脱落并且创面愈合,步行超过200 m无肢体疼痛和静息痛;(2)稳定:溃疡面积和肢体坏疽较为稳定,步行200 m内疼痛,但较术前有所改善,轻度静息痛而无需镇痛治疗;(3)进展:溃疡面积加大,肢体坏疽扩展,行走困难,静息痛严重且镇痛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稳定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经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治疗情况均一定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而进展率则显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字2=2.26、3.44、3.44,均P<0.05),见表1。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又被称之为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属于全身病变的一种局部表现,其主要指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肢体急性或慢性缺血的一类临床病症[2]。同时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导致的严重肢体缺血也会造成致残率和致死率的不断攀升,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3]。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证实,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其单纯的药物疗法已在短时间内解除由于缺血所导致的溃疡、肢体坏疽、静息痛、跛行等一系列并发症[4]。
近年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为及时实施闭塞段血管重建或再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和技术支持。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已提高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效果的重中之重[5]。本研究特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了术前、术中、术后等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其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介入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改善和提高,而病情进展比率则显著降低,由此可见,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保证和提高介入疗法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丽芳.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8-69.
[2]李艳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2):236-237.
[3]方云云,王红,魏俊玲,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TA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光明中医,2012,27(3):567-568.
[4]周国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0):3379-3380.
[5]施艳,白燕.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7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5-16.
(收稿日期:2013-04-11) (编辑:何玉勤)

点赞:36469 浏览:16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