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若干技术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到认真、负责、树立以质量生存的思想意识,以人为本、合理组织、严格考核、认真履行组织者的职责、总结经验,就能走出一条自身发展又能顺应市场的规范之路。本文主要简述高层建筑施工若干技术问题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问题;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重建不重管的弊端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没有切实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规章制度或技术规范,只是标语式的挂在墙上,搞形式,走走过场。管理人员不履行职责,故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事故时有发生,没有严格进行施工程序,为所欲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原因。
1.2手工作业的不合理
操作人员一般都是务工的农民工,缺少理论知识,传统作业在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大型的现代化设备,在业主及监理下不合格的工程大量返工,原材料缺少科学管理造成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原材料贮存、堆放,对原有材料的合格率控制不严格,影响工程质量。
1.3没有实施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很多高层建筑施工中,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很淡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负责人很少对施工一线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造成操作人员忽视建筑规章制度。组织者没有认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也没有做好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这就给施工过程带来很多隐患,进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2.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2.1高层建筑的建筑体系
高层建筑的建筑体系涉及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工艺的选择问题。既取决于不同建筑产品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层数的高低,也决定于物质技术基础和施工条件。
2.2高层建筑的施工机具
高层建筑施工机具的选择必须满足工期,机械费用低和综合经济效益好要求,合理进行起重运输体系的组合。高层建筑要着重解决好垂直运输和吊装的施工机械。塔式起重机既能垂直运输,又能水平运输,工作范围大,是高层建筑的关键施工设备。为了解决高空安全作业,要重视高层建筑脚手架和吊篮的选型和设计、制造、使用。目前采用的有钢管扣件脚手、桥式脚手架、悬挑架和各种吊篮等。今后还要发展一机多用的设备,例如能沿屋顶运行。兼有吊篮、屋面吊及擦窗机的功能。
2.3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
我国地区辽阔,地质差异很大,高层建筑的基础更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果地基土质较复杂,持力层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则采用桩基础是必要的。从我国少钢的国情出发,钢桩不宜多搞.宜侧重发展现浇和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桩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质量较有保证,鉴别承载力方法明确,近年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有较大的承载力.预制桩对高地下水位地区更为适用:但这种桩存在着耗钢量大、造价贵、施工噪声大和截桩困难等问题。机械钻孔、冲毯已经发展到直径lm左右,人工挖孔直经大。荷载大,但应十分重视安全施工。现浇桩适应性强,噪声小、造价低,可以作为发展重点,并努力实现机械化。当基础埋置特别深时.在施工技术上困难大,并且不易保证施工的安全,宜采用沉井或沉箱法施工。
2.4高层建筑的施工组织管理
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结构工程量大、地下工程和装修设备较复杂在施工组织管理上必须遵循保证重点,统筹安排,按期按质交付使用,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采用流水作业法及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安排施工现场。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解决好各施工阶段的问胚,达到保证质量与工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大跨度超高度转换粱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3.1实际工程中采取的措施
1)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预计的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三维有限元温度分析程序,对大跨度超高层转换梁及转换厚板整个过程中的温度状况进行模拟计算,掌握混凝土在浇筑后一个月内的各部位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大跨度超高层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施工提供科学的预测分析和依据。
2)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小于25℃,实际工程中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蓄热保温法,即常规方法。混凝土的养护要把握两个关键,即在升温阶段以保湿为主,在降温度阶段以保温为主。
②内降外保法,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通水冷却降温,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降低,减少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然后在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表面及其底面采取保湿措施。
③蓄水养护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高度一般为l00mm。
3.2选用水泥方面可采取下列措施
(1)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808so.com
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2)掺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使水化热相应降低。
(3)掺入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使升温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梯度减少。
3.3浇筑厚大的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时可采取的措施
(1)采取先施工转换结构周围结构或墙体,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内外温差过大。
(2)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减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夏季高温气候施工时,采用冰水搅拌,以减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3)采用分层次施工每层厚300~500mm,连续浇筑,并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4.施工后浇带的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是在高层的建筑施工中,因为功能和造型需要,通常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到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808so.com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7991 浏览:3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