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社会的发展对中职语文教育提出更多要求,语文教育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由。文章在联系具体教学的基础上提出让语文实践活动点燃语文学习的热情和中职学生的就业与发展两个方面来谈中职语文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达到教学目的的途径。最后,提出语文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育;实践活动;热情;就业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有着近期显性效益和远期隐性效益的学科,立足于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基础,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其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尤其是在中职生人文素养急剧下降的今天,语文学科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学科都难以取代的。那么如何让语文教育实现其有效的教学效果呢?

一、让语文实践活动点燃语文学习的热情

语文学习时间跨度是所有学科中最长的,这也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漠视和习得性无视。进而导致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热情和。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重拾昔日光辉呢?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适合中职生“喜形象,厌抽象”特点的教学策略。

(一)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刻苦精神;对新信息的接收乐趣,远远大于理论学习;喜欢形象,又不愿意多深思。在这种情况下,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反而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低下。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这一点在中职生身上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模拟情境中扮演角色则能很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期望以模拟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中获得满足感。
我曾经尝试让学生对曹雪芹的《红楼梦》选段《林黛玉进贾府》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改编,进行角色扮演,用个性化的方式展示自己。在活动中,同学们甚至在不转变文章整体结构的情况下,为宝黛二人设置了唱词、街舞等现代元素,学生也从中找到了自身未被发掘的潜质,而且能更加深刻地领悟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最后,甚至不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课文的节奏,有效地分析人物形象。
总之,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让“静态的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转变传统的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的填鸭式教学。

(二)让信息技术增强活动效果

当今是信息技术时代,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课堂也遭受了“技术革命”。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接造成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让手机为课堂所用则成为一个令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理由。这就要求教师巧用信息技术,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课文《卖白菜》为例,在学生学习之前,我让他们上网查询有关作者和四十年前中国社会背景的相关知识。每四位同学合作制作一份关于作者及文章背景的资料卡,他们的作品在班级内部传阅,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短短的两节课,学生们获得的信息量之大,远超我的想象!从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从过年包饺子到《一九四二》;从三年自然灾害到丰衣足食的小康社会……这两节课,同学们得到的绝不仅仅是《卖白菜》这篇文章的主旨、内涵,更多的是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巧用信息技术,不仅让令老师头疼的手机变成学习的工具,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及时有效的反馈,改善教学

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认真参与的同时,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感想和收获通过各种形式巨鹿下来,作为自己的参与心得,并在同学中传阅。这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更高。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进行及时反思,大量阅读最新的教育教学书籍,并积极听取学生意见,以便改善教学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提出:“要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关键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有趣、新颖的课堂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那么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就会兴趣盎然了。语文教学的效果也将得到更好体现。

二、语文教育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由于对语文课程认识的偏颇,有人对中职学校开设语文课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认为中职教育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语文学习在职业教育中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专业技能型人才,企业对人才的素养提出更高标准。
语文素养则是一个人必需的基本素养,它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传承文化的工具”。语文课丰富的人文素养,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促使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语文,是“全人教育”的需要。作为人类文化一部分的汉语言文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学好语文则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不能淡化或者缺少语文教育。
具体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要结合中职生的特点以就业需要为出发点体现其实用、有效的特点。因为中职生大部分是以“技术工人”的角色进入社会,很少有人从事纯理论特别是古籍研究。因此中职生的文言文学习应该淡化,学生只需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名篇就可以了。同时,中职语文还应淡化语法和修辞教学。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为就业服务方面,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首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要让时代的活水流进课堂。一些随着时展涌现的新词语:一国两制、粉丝、麻豆等。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要教出新意,赋予传统的内容以时代的气息。例如《拿来主义》的喻证法 “燕窝、鱼翅”可以与“智能手机”相对应等。另一方面,要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形成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形成规划人生和自我的能力。例如:从《荷塘月色》中学会委婉的表达策略。此外,中职《语文》课本的每册教材都是由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几个板块组成。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和阅读写作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材的运用上,要重视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开发新课程方面,语文教师要学会走出“教科书”以“课文”为中心的小圈子,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期刊、图书、电影、电视、纪念馆、展览馆、自然风光、民间故事等都可以是教学资源的来源。

点赞:23899 浏览:1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