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78例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护理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的护理要点。策略:对78例于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胃息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78例患者治疗成功,其中有3例患者因息肉过大或息肉过多,分两次摘除,摘除成功率100%。结论: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对提高疗效和消除患者心理压力非常有利,手术前后的全面护理可使病情恢复。
【关键词】 胃息肉; 内镜; 护理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6-0091-01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隆起的良性病变。临床症状有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由于息肉有癌变的可能,容易导致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广泛开展,为胃息肉技术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现代治疗胃息肉的手段[1]。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胃息肉患者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为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临床表现有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无症状者为胃镜检查发现。78例中男54例,女24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为59岁。
1.2 仪器设备与药品
Pentax电子胃肠镜、高频仪、球状电极、FD-AE圈套器、抓钳、01ympusNM-3K注射针,医用微波治疗仪、并准备5%利多卡因、肾上腺素、10%氯化钠、去甲肾上腺素等。
1.3 操作策略
按胃镜检查进行术前准备,治疗按胃镜常规插镜,使息肉置于视野,插入圈套器套持息肉,轻柔缓慢地关闭和收紧圈套袢后即可通电。直径大于0.5 cm可用圈套器完全套住的有蒂息肉直接切除法;息肉过大,圈套器不能完全套住息肉者,多块切除法,逐块切除。直径大于1.0 cm的无蒂或亚蒂息肉,注射后切除法[2]。
2 结果
78例患者治疗成功,其中有3例患者因息肉过大或息肉过多,分2次摘除,摘除成功率100%。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手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排除胃镜操作的禁忌证。患者应在术前检查出血常规、凝血时间及心电图。严重心脏病患者、已安装心脏起搏器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手术[3]。患者术前应禁食禁水8 h,术前并肌注山莨菪碱10 mg。胃镜操作过程会出现不适现象,护士术前应告知患者相关知识,如操作原理、内镜进入不适等,以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恐惧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
3.2 术中护理
给予患者咽喉部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进镜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叮嘱患者头部保持固定不动,并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师沟通。
3.3 术后护理
3.3.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卧床休息,并遵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止血等处理,术后禁食6 h,若病情稳定,无腹痛、出血可指导患者流质饮食,以米汤、面汤、牛奶为宜,然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如米粥、点心、面包、面条、豆腐等清淡饮食。待病情完全稳定后过渡到普食[4]。
3.3.2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连续4次,正常后改为1次/2 h,有无出现脉搏加快、黑便等出血症状,注意有无出血、腹胀、腹痛、穿孔等并发症。
穿孔可发生在术后数天,理由是由于焦痂深达浆膜,当时因焦痂覆盖无穿孔症状,一旦焦痂在术后脱落时即出现穿孔的症状。因此,术后24~48 h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腹腔外穿孔可采取保守治疗[1]。
3.3.3 出院指导 出院后遵医嘱用药,宜清淡,避开辛辣刺激的食物。一般术后1~3个月息肉切除后黏膜均修复正常,叮嘱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
4 讨论
胃息肉是消化道息肉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虽然是良性病变,但有恶变的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对提高疗效和消除患者心理压力非常有利,期间护士做好术前心理指导及术前准备,术中患者以及医护的密切配合是完成操作的关键,术后的护理可使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褚晓静.内镜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22):2821.
[2]欧阳玉洁,龙泽民.483例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7):951-953.
[3]胡菱,李忱.内镜下胃镜下胃息肉电凝电切术163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09,4(6):84-85.
[4]鞠永霞,李华.经内镜胃息肉电切术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15):78.
(收稿日期:2013-02-21) (编辑:王曼)

点赞:11242 浏览:4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