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剖析关键教学事件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统领性课题“剖析关键教学事件,提高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的指导下,英语组四位教研员立足教学实践,征集一线教师的广泛意见,针对课堂存在的重点、热点理由,申请并立项了《提高小学英语Free talk实效性的研究》《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活动设计的研究》《提高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四个子课题。旨在通过Free talk提高学生听说、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技能;通过词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虽然四个子课题均单独立项,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课题之间的有效整合与相互推动。通过整合资源、打通年级、集体教研等形式逐渐形成了课题共同研修体,为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以下,是我们四个研究内容实施后的经验分享。
研究点一:通过Free talk,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Free talk(自由交谈)是小学英语课堂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指的是在课前3—5分钟的师生或学生之间展开的语言交流活动。虽然Free talk作为一种非常经典的课堂预热方式深为大家所熟悉,但教师们对于Free talk的设计与使用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通过学生自由交流、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目的。具体理由表现在:①话题随意,缺乏系统性;②关注形式,忽略内容;③形式单

一、参与度低;④重在结构的表达,缺乏真实的交流。

基于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上free talk环节存在的诸多理由,课题组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力求通过话题梳理来提高语言知识复现的系统性,通过free talk组织模式构建来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1.合理安排分工,推动资源开发
为了解决目前free talk中存在的一些理由,课题组根据实验教师的教学经验、研究专长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组,分别进行“小学阶段话题梳理”与“free talk组织形式”的研究活动。课题组教师梳理小学阶段话题并与各年级各单元教学内容相匹配,将free talk内容与学习内容有效结合,并将梳理后的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2.利用研修网络,推动资源共享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教师组充分利用教师研修网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理由诊断、互动交流以及资源共享。如实验教师将自己整理的话题结构与free talk组织形式上传到研修网,经过教研员与实验教师的共同修改,再次上传到研修网,供全区教师下载学习、使用,并广泛征集意见,以便形成最终的成果。
总之,课题组从分析影响free talk环节实效性的相关因素入手,通过课堂案例分析、资源整理等方式,探讨提高free talk环节实效性的具体策略。在教学视导过程中,教师使用free talk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意识明显增强,所采用的方式也灵活多样,更为可喜的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简短的交流。
研究点二:通过朗读技能指导,提高英语朗读能力的探索
“读”是语言教学中任何阶段都需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朗读和阅读。
1.学生朗读能力弱的理由
在2011年,北京市五年级英语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报告中明确提到了我区学生在朗读能力方面表现最弱。反思课堂教学,教师们总结出影响学生朗读技能发展的几种因素:其一,学生的语音基础薄弱。由于不清楚常见字母的发音,因此不能根据拼读的规则读出简单的单词,造成难以开口。其二,学习的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敢大声开口朗读,有的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发音不准,怕别人笑话。其三,对语音教学的重视不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对语音策略的渗透指导。其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朗读指导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朗读练习和技巧的指导。其

五、缺少丰富足量的语言朗读资源,难以激活学生朗读兴趣。

2.建立朗读技能指导模式
面对学生的朗读理由,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切实帮助学生提升朗读能力。
首先,我们充分学习现有的理论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与训练模式,探索针对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学生的朗读指导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学习策略与策略。
其次,我们通过研读2011年英语课程标准和我区所使用的北师大版小学英语教材,结合我区所使用的攀登英语实验教材资源,搜集整理小学阶段各年级语言知识和朗读文本资源,鼓励老师们在学习借鉴基础上自主开发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朗读文本资源库,注重语境下的语言感悟和语感的建构,提升学生的朗读技能。
第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初步建立了朗读技能指导模式:教师或录音磁带范读与展示—教师讲解朗读技巧—学生再次聆听教师或录音磁带范读并捕捉重点词汇—教师或录音磁带领读—能力较强学生个体朗读展示—教师反馈、指导倡议—学生自主朗读。其中,学生经历朗读技能训练与指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范读、跟读、齐声朗读、默读、个别朗读、合作分角色读、背诵等。
第四,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恰当、有效的朗读资源激发学生英语朗读的兴趣和动机,确保各个学习阶段学生朗读技能稳步发展,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为此,笔者带领课题组老师们,共同梳理小学阶段涉及的常用话题,梳理各个话题在小学各年级所涉及的相关语言知识,如词汇剖析关键教学事件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句型结构,在此基础上搜寻相关的文本素材,将这些资源以话题为单位,按照朗读技能训练指导的活动案例形式上传到区级教师邮箱和区级研修网的课题研修交流贴,将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在研修网站上发帖交流,课题研修动态与资源随时供全区教师共享。研究点三:词汇教学中游戏活动的设计
《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活动设计的研究》旨在针对词汇教学中游戏活动设计和实施这一教学事件,帮助教师解决如何在词汇教学中设计、开展行之有效的游戏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确保词汇教学实效性的理由。
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教师明确游戏活动的特征,即规则性、竞争性、情境性和目的性。通过研究,帮助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意识形态和活动设计理念,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其次,通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不断摸索和创新游戏活动,及时发现游戏活动的漏洞与弊端,不断改善活动形式。
课题组教师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活泼、好动,乐于参与说、演、玩、唱等活动)、词汇教学中不同阶段的目的(准备导入、阶段检测)、针对语言技能的不同侧重(听、说、读、写技能),总结出了不同的游戏活动,并通过中心组及区级展示课为全区教师进行了示范,帮助全区教师明确游戏活动的特性和运用意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引领作用。
研究点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下校视导和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多流于形式,即为了合作而合作,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将我区英语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理由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分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合作时机掌握不当;学习内容不适当;合作形式单一;小组评价不到位。
我们根据实验教师所在的区域,本着“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相结合、区域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实验教师分成三个研修小组。研修小组根据各自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理由,提炼、总结并最终确立各自研究专题,如探讨小组活动和小组评价有机整合的行动研究;提高小组活动实效性的行动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每个研修小组在这一研究专题下还可以再次分工合作。
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研究计划、研修主题,通过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策略进行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研剖析关键教学事件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究叙事、课后反思、教学案例通过研修网、课题例会、集体备课等形式随时互动交流。除此以外,每学期定期组织课题阶段成果汇报会。每个研修小组通过研究课、模拟课堂(教师扮演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立体式经验介绍等不同的形式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在两年的实践研究中,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研读课标、钻研教材,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标对合作学习的要求,即教师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科学组建小组,明确分工;准确把握合作时机;合理设计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遵循激励性评价原则,有效推动全组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共赢。
在“十二五”统领性课题“剖析关键教学事件,提高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总课题组的带领下,英语组四位教研员自立项以来,切实从Free talk实效性、朗读能力培养、词汇游戏活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几方面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既有培养语言技能的研究,又有形成这些技能所采用的方式、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庆芳.扩大小组合作实效的课堂实践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07.
3.朱浦.2008.教学理由深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编辑 王宇华

点赞:24837 浏览:109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