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课件成了教学的必备工具。在利用课件和多媒体上课的过程中,觉得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生动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创设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使学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主动地进行有效学习。多媒体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多媒体课件能使静止的数学理由动态化,复杂的数学理由简单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学习过程生活化.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为了能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关键词】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化静为动,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再现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最佳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角的认识”教学中,动态演示角的形成:先作出一个点,再引出两条射线,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比较角的大小时,先出示两个角,再利用动画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边分别重合,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的策略,学生很直观的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从而产生一个动态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然而,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教材内容、儿童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供形象材料,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动学生以最好的心态进行学习。
如:教学“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测量线段的长度,先将米尺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闪亮、移动的策略介绍测量策略,再显示正确与错误的一些测量策略让学生判断,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测量。这样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策略,克服了使用中的难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又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以往我们出示一些教具,如扇子、红领巾、三角板等,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生难以建立准确的表象,就难以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一般。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有角,然后出示该物体的形象,再让学生找出这些角,同时局部放大,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信息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寓教于乐,提高效率

心理学实验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推动儿童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有利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数学能力。同时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体,注意的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基于上述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寓教于乐,是提高低年级儿童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例如二年级下册“平均分”的概念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分好的物体(每份分得同样多),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仿照分一分,并说说发现了什么,这时就会有很多学生会发现分得同样多,这样平均分的概念就出来了,而且学生也是非常深刻的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学习活动。
如,二年级建立除法概念。区分等分、包含时,学生理解十分困难。我们抓住其本质特征,透过易混之处,用电教手段区分比较,使学生亲自感知,概念掌握是十分清楚的。首先设计了两种情况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请同学们观察:一种我先出示12个桃子和3个盘子,接着问:老师要把这12个桃子放到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的同样多,怎样放?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用课件演示:现在每一个盘子里放一个桃子,同样的策略一直把12个桃子放完,然后让学生观察每个盘子放几个桃子。并让学生把刚才分桃子的过程说一说。突出按份数分一次拿3个,每盘分一个,保证每盘分得一样多,即等分。第二种情况还是先出示12个桃子,然后出示一个盘子,往这个盘子里一次放3个桃子,再出示第二个盘子,也往里面放3个桃子,依次每次拿出一个盘子,往盘子里放3个桃子,一直到把12个桃子放完为止,再让学生说一说放了几个盘子。突出看12里面有几个3,(按一份数分),即包含。学生列式都是12÷3,怎样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呢?只靠讲,学生很难理解。而用以上策略学生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分的过程,突出了同一算式的两种作用。只有通过分摆演示才能突破这个难点。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效率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运用课件时,应考虑通过课件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情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得以形成。如在教学推导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出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在闪烁,长和宽也分别用数据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深思,找到长方形周长的求法。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列出三种不同算式: 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然后通过比较,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一教学环节,培养了探索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利用多媒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多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的知识不局限于书本。如在教学多位数时,我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我国已发现的鸟类大约有1400种,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35000000(即:二亿三千五百万)年前,……几条信息图文并茂,问:“你想到了什么?”像这样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就能通过学生的深思与数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转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寻求教与学的结合点,要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努力挖掘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推动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实现真正的优质高效。只有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师“教”的主体地位就可得到加强,也只有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点赞:3733 浏览: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