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教”与“学”互促 优化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指导、点拨、提问、答疑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与学互相推动。

一、巧妙导学,课堂组织学生设疑问难

“学贵有疑”。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生疑”的情境,以疑促思。教会学生:或是从课文的字、词、句、标点中发现理由;或是从“不懂”、“似懂非懂”的地方提出有价值的理由;或是抓住文眼,或是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提问。比如,教学第二册《看电视》一文时,在学生自由读文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问:谁会是今天的理由专家,大家有没有遇到难题?有学生就会提问:“奇妙”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奇妙”一词的意思展开讨论。“奇妙”这个词也正是课文的文眼,可以抓住这个切入点,引导学生找找“奇妙”出现在课文哪个地方?请大家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学生找到句子后,教师再启发学生:谁能根据“奇妙”这个词提一个理由?并让学生深思一段时间,他们提出了很多理由:为什么课文第一节的“奇妙”二字后面用破折号,最后一节“奇妙”后用感叹号?为什么课文前面说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最后课文还要说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教师层层引导,激发了学生深入深思,提出了有价值的理由。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再开始进行课文学习,学生会十分投入。

二、有效促学,注重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把阅读与写作的策略指导纳入教学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课伊始指导学生明确策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展示学法,教学后总结学法。学法指导灵活多样,循序渐进,及时有效。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弄清楚。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第三,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学习、体会作者怎样谴词造句、表情达意以及布局谋篇的,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如,教学《花钟》一课,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谴词造句的准确、精妙,可以这样教学第一段:学生自由读完此段后,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提到的花名圈画好,教师再板书:牵牛花开了,蔷薇花开了,睡莲开了,午时花开了……让学生品味一下,这样写好吗?再到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写的与老师写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比较,学生自然感悟出怎样才能将事物写得“教”与“学”互促优化语文教学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具体、生动,从而体会谴词造句的策略。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作者按着四季景色变化来写小兴安岭的景色美丽,我们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品读词句,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法上的特点,还可择机安排仿写练笔,用四季变化的顺序写写家乡的美景。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中描写海底的“鱼”一段时,可让学生运用总——分——总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景和物。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激励博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农村大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季节特点、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增加他们的学习实践机会。在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可以结合每册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要求,课堂上一定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习方式的选择,活动内容的安排、活动组织上教师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决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确定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内容、学习目标、活动流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主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切实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中,教师还要参与其中,主要发挥的是督促、检查、指导作用。活动后,要通过不同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才艺展示、作业展览、交流课外阅读书籍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个人特长、体验成功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很有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快乐的。
总之,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建构,优化课堂的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外界学习环境有机结合,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姜书(1963-),男,吉林东丰人,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镇红石学校,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陈长艳(1960-),女,吉林东丰人,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镇红石学校校长,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点赞:6616 浏览:2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