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学习新课标 推动历史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0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面世,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经过了十年的试验和经验积累,2011年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出炉了,它有哪些变化,又给带来哪些信息呢?本文将就新旧课标(实验稿为旧,2011版为新,下同)做一简要对比分析,以把握课标新变化,对本学科同仁和历史教育教学有所裨益。

一、理念和设计思路方面的变化

1.核心理念方面。新课标则在实践的基础上明确了课改的指导思想,即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重心,站在教育教学的角度,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老师的课堂教学,更贴近教师和学生。而旧课标则立足于国家教育改革,对旧体制进行批判,主要在于“破旧”,并对教育改革提出思路和目标。从旧版前言中“基本理念”的表述中“避开、克服、减少、倡导、、改善”等词汇中、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设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都可以窥见一斑。
2.课程性质方面。新课标增加了对历史学科课程性质的表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这是本次课标的一大变化。“应该说,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叶小兵语)此次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性质的表述使对历史学科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历史学科的价值和也有了更明确的了解。这有助于更好地确立课程理念和进行课程设计,以突显历史学科的学科特性。
3.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在课程理念的表述上,新课标更强调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其教育学的理念更浓厚、更突出。而旧版更强调历史学科的实用功能和基础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基础,为学生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
4.课程的设计思路方面。新课标提出了“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依据课标实验稿,的历史教材编纂的是单元主题模式,即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前后两个单元之间互不相关、各自独立或联系不大。实践中发现,“‘学习主题’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历史的时序性、系统性受到影响,损害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个人认为,这种模式更便于高年级学生从整体上、深层次把握历史,但却不利于初级阶段的孩子学习历史,因为它片段化的,而且跳跃性特别强。不符合历史时序性的认知特点,所以新课标的变革应是对单元主题化的一个纠正。

二、课程内容的变化

新课标将内容标准变为课程内容,按照时序性来展现史实,不再是单元主题式。在内容表述上更全面,不但有重大、标志性历史事件,更有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内容(在古代史化更突出),更宏观地体现了文明的发展,而不单是帝王史、政治事件的堆积。
课程内容中多了××事件认识×××的表述,这是实验稿所没有的。这样的内容表述既有目的性又有策略性的指导。
此外,在中国近现代和世界近现代史中,个别内容变化很大,值得关注,例如:在“中国近代史”,删去了以下内容:左宗棠收复新疆,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詹天佑、侯德榜;增加了以下内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知道解放区土地改革,齐白石。又如:在“世界近代史”,删去了以下内容:克莱武在印度掠夺,宪章运动,伏尔泰,爱因斯坦;增加了以下内容:从租地农场、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变化。

三、新课标给予的启迪

1.从新课标确立的核心理念:“人本主义”“生本主义”来看,教育的目标和指向应契合人的发展这一主旨,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选择教学的方式和步骤(但这不是强调教师要迎合学生,而是要使教学的出发点和达成目标的方式更科学)。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注重学生在学习、探究感悟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成长进步。
2.从新课标的行文和内容表达来看,新课标更像一个循循善诱的师者,而不是命令性的文件,在方面它是站在教育者和学生实际学情基础上,对教育教学给予目标指引和引导评价,更多给予教学的思路、策略、手段。
3.从新课标的内容修改来看,新课标也给了一些启迪和思路:(1)更加注重历史的体验、探究过程;更加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借鉴作用;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等……这启迪在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在考评中他们才能游刃有余。(2)史学科在时序性和整体性上有所加强,不再是片段化。在教学中也应该凸显和利用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初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依照历史让初学历史的学生具体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和学生自己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启发学生探究这些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3)开放式的教育将历史教育未来的方向,网络、历史展馆、古迹遗址、图书馆等将历史教育教学的途径和场所,在某种程度上老师的知识地位将会下降,的价值在哪?在于对学生成长的引领。所以历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应更丰富、更多样化。

点赞:20919 浏览:9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