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头痛中医内科治疗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探讨头痛的中医辩证分析与治疗。策略:对60例头痛患者中医辩证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是常见病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经治疗60例头痛患者,显效23例,有效34例,无效3例。结论:外感头痛多由外邪引起,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多伴表证,病性属实。
关键词: 头痛;辩证分析;中医治疗1672-8602(2013)12-0096-01
头痛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以单独出现,可以分为 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多属实证,内伤头痛病证复杂,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之头痛为虚证,肝阳、痰浊、瘀血所致的头痛属实证,且虚证、实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头痛患者中医辩证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头痛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31~63岁,平均42岁。其中神经炎性头痛22例,偏头痛21例,颈性偏头痛7例,丛集性头痛5例,肌收缩性头痛5例。病程7天~20年,平均5年。外感头痛27例,瘀血型头痛15例,肝阳上亢型头痛4例,肝气郁结型头痛8例,气血两虚型头痛3例,痰浊型头痛3例。
1.2治疗
1.2.1外感头痛: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方中川芎疏风通络,散少阳之风邪,为治头痛之要药;羌活、防风、白芷、细辛,疏风散寒止痛;荆芥、薄荷疏风利窍;甘草和药缓急;茶叶清上降下。头痛剧烈,遇寒即发者,加温经散寒之桂枝、藁本、乌头等。兼头重、肢体困重者,加苍术、独活祛风除湿。若寒犯厥阴,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当温散厥阴寒邪,用吴茱萸汤加半夏、川芎之类。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加减。热盛伤津,舌红少津者,可加石斛、芦根、天花粉生津止渴。热甚便秘者,可加制大黄或黄连上清丸,通腑泄热。风湿头痛祛风除湿。羌活胜湿汤,若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便溏,可加苍术、厚朴、陈皮燥湿宽中。若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生姜、藿香和胃止呕。
1.2.2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若肝肾阴虚较甚,症见头痛遇劳加剧,腰酸腿软,脉弦细者,可加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补益肝肾。肝火偏盛,目赤口苦者,加夏枯草、龙胆草清肝泻火。肾虚头痛补肾养阴:大补元煎,若脑内蝉鸣,常伴耳鸣、目眩者,可加鹿角胶、龟板胶。若肾阳不足出现头痛畏寒,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沉细无力,可改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治之。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八珍汤加味,若兼阴虚,手足发热者,可加何首乌、女贞子。若心悸甚者,选加龙骨、牡蛎、酸枣仁养心安神[2]。
2结果
临床是常见病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经治疗60例头痛患者,显效23例,有效34例,无效3例。
3讨论
头痛是指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头痛可以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是现代医学的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丛集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突然发作、缓慢发作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不等。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新病,具有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痛势剧烈者属实;久病,具有昏痛、隐痛、空痛,疲劳易发者多属虚证[2]。头痛是临床是常见病,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外感头痛多由外邪引起,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多伴表证,病性属实,治疗多以祛风散邪为法。内伤头痛多因情志、饮食、劳倦、房劳、体虚等有关,一般起病缓,病程长,多伴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表现,有虚有实易虚实夹杂,治疗多采取补虚泻实,标本兼顾的治则。
外感头痛因邪气乘客,经脉阻滞:外感六淫,风寒、风热、风湿等邪客于三阳,循经上犯。因于风寒者,阻遏经脉,清窍失宣;因于风热者,邪壅络脉,清空失旷;因于风湿者,上蒙清阴,经脉阻滞,均可致络脉气血不畅,发为头痛。内伤头痛,肝病为多,涉及脾肾:内伤诸因,每多病及肝脾肾。肝为风木之脏,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郁化火,肝阳上亢则可致头痛,久延耗伤阴血,则见阴虚阳亢,肝风上扰之候。脾主运化,若脾运不健,聚湿为痰,上蒙清阳;或中气不足,气不生血,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血虚不能上荣,亦可引起头痛。头痛的治疗总以缓急止痛为基本原则,在辨证处方时,还应根据头痛部位,注意选择引经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3-244.
[2]梁建峰,头痛的中医辨治[J].中国社区医师,2010:10(12)20.

点赞:17604 浏览:8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