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农村学校班级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配备的加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课堂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风格各异的多媒体课件大量应用于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快捷、便利、形象、直观、高效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推崇和喜爱。信息技术手段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策略现代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运用;策略策略
1673-8454(2013)22-003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的整合,突出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性研究。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探究“空白”,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教学中我们如果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富有挑战性,学生学得生动,理解深刻,既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又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1.读中感“白”,化静为动,动静搭配,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适当选择背景,合理组织画面,巧妙运用动画效果,既传播了大量的语文信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笔者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当孩子们读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时,笔者从孩子们一脸的漠然看出,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父亲挖掘的时间长,在无助中显得十分艰辛,而对挖掘的过程以及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丝毫没有觉察。于是笔者利用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父亲在挖掘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对于未曾经历过地震的孩子们来说,是很难想象到这些的,于是笔者截取了相关的画面,配以余震的轰鸣声、危房的垮塌声、人们的嘈杂声和当时惨不忍睹的悲惨场面作为背景,一位年轻的父亲不断地在废墟中挖掘,把挖掘的过程再现于课堂。然后,再鼓励孩子们结合上下文,感受到此时的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在这一环节,笔者特意留心了那些原来漠然视之的孩子们的反应,随着画面的感染和氛围的熏陶,他们的表情一改初衷,显得那样的严肃和庄重。有一部分学生眼里闪烁着泪花,声音哽咽。笔者抓住时机抛出又一个话题,“请你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通过展示,尽管寥寥数语,但大多数孩子都写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而且都是发自肺腑之言。
2.适度探“白”,引领“体验”,强化联系,突破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倡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深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句话道出了有体验的阅读才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那么“体验”是什么呢?“体验”就是凭借语言想象那时的画面;还原当时的场景,进入当时的情境;通过语言进入到人物的情感和世界观内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
笔者在《触摸春天》的教学片段中,通过文中故事的理解,孩子们追随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了这位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那么,“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该怎样去理解呢?要让一个体魄健全的正常人,去体验盲童的内心世界,势必很困难。笔者先出示一个画面:蝴蝶在盲童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惊讶。继而追问:“此时此刻安静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她体验到了什么?”为了帮学生理解的更深些,笔者设计了一个表格,引导学生把“蝴蝶”和“安静”从强大与弱小、生活状态、生死主宰、生命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因而情不自禁地有感而发:不管是谁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最后,笔者引导学生阅读课后一篇阅读链接,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以此突破学习难点。
3.课后续“白”,创设情境,拓展空间,发展思维
情境教学是一种实现知识再现、融身于境的一种近距离教学手段。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对生活圈以外的事情了解甚少,而新课程内容则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包罗万象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受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很难处理知识的传授,学生由于视野狭窄,无法领会新知,况且在短短的一节课内要了解诸多方面知识,势必要求课堂要有足够的信息和知识容量,而利用多媒体模拟、投影、摄像等策略可以进行有效补充。例如:在语文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时,农村的孩子因没去过北京,对北京的了解甚少,所了解的只是听别人介绍或者是从课外书籍、影视媒体中获得的少量零碎知识,仅凭这些是难以培养学生热爱北京,感受北京在新社会巨大变化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想去北京的强烈愿望的。课后拓展部分,笔者利用课件收集摘录有关北京的名胜古迹、发展变化以及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等图片及音像素材,合理组织巧妙安排,让学生通过浏览北京自建国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通过画面游览北京名胜,让学生感受北京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通过观看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场面,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随后又通过北京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一组画面,再次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想去北京看看的强烈愿望溢于言表。

二、优势互补,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当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策略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基于这一基本要求,语文的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审美体验的能力。而在现今的信息社会里,各类信息量大面广,比较复杂,难以直接分析和处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导学结合,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又以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种知识为支撑,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时常又受到时空和条件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再现或虚拟情境,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活动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与学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政策的逐项落实,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它必将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增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有力推动新课程改革,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夏群录.探究“空白”艺术,培养想象能力[J].陕西教育,2002(7):3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8/content_1306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9032.htm.
[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EB/OL].http://.cn/xiaoyu/jiaoshi/tbjx/kbjd/kb2011/.
(编辑:李晓萍)

点赞:9896 浏览:3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