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耳目一新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是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课程的基本途径。通辽市教师进修学校对这一环节非常重视,积极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对实验学校进行跟踪指导。经过听课、座谈,发现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参加通识培训,课标、教材的一级培训,二级培训及座谈、交流后,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对音乐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能够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是通辽市音乐课堂教学景象一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审美为核心,注重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
音乐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牢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转变以往音乐课堂重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识谱、教歌的教学模式。教师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师应用影视(VCD)光碟,广播、网络等手段,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等技术优势服务于音乐教学,有效地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推动者,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组织学生进行积极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通过音乐体验与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以及相关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理由,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音乐课堂中,转变了以往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弹奏,学生坐在下面听的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调整师生的位置,设计学生座次与站立的排列顺序。第四小学的郝芙蓉老师在执教《唐僧骑马步得哈》一课时,学生在前台编排表演节目,教师在座位上欣赏指导,转变了长尊幼卑的传统思想,构建了平等、的师生关系;丹江小学何影老师在执教《三只小猪》时,将学生的座位排列成半圆形;王慧老师在执教《在动物园里》时,将学生站立队形排成圆形,教师站在圆心;四小郝芙蓉老师在执教《唐僧骑马步得哈》时,同学们分别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正面人物,自己扮演老妖怪反面人物,师生共同参与一个表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中裴艳红老师在执教《绣红旗》时,根据歌曲的内容与同学们共同编舞蹈,一起跳,一起唱,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三、情境陶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适合的环境,是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中张雷老师在执教《金色的秋天》时,为了使学生充分地体验、感受到秋季丰收的喜悦、调动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一个丰收的农家小院,同学们将教室看作是一个农家小院,自己动手剪彩条、拉花、写对联来布置,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把教室布置得很想一个丰收的农家小院,同学们在这个小院里欣赏《庆丰收》,欢歌跳舞,真正体验到了丰收、成功的喜悦。同时这一活动又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和学习热情。

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自主、模仿、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在本课中也突出了音乐与影视、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的综合,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转变以往那种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

五、少挑剔,多鼓励,重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以挑剔的眼光去对待学生,而是采取欣赏关爱的态度,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用表扬、鼓励的策略去对待学生,使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从而形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评价中关注“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在参与,增强学生的勇气、自信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常用语言是“太好了”“你真行”“有进步”“你真棒”,学生用掌声加以鼓励,并说“嘿!嘿!你真棒!”这样的语言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兴趣,增强勇气与自信心。课堂中教师还经常用小红花、学习用品等小礼物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红城小学徐坤老师在课堂中创设了奖励几个第一的策略,如:第一个发言的同学,第一个参与表演的同学,第一个开口唱的同学,第一个动手弹的同学等等,不论你说的、唱的、跳的、弹的水平如何,只要是积极踊跃地参与活动,都要加以鼓励,并奖励小礼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胆怯、自卑的心理障碍。增强了学生的勇气,使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点赞:26437 浏览:11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