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独立院校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提高方法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带动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独立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直接和其计算机编程能力相关。本文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师资力量和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独立院校计算机课程的目前状况,并据此给出了多种提高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独立院校;计算机;编程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4
近几十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企业对高校毕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将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融进了课程体系。
独立院校是由普通本科院校(也称母体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独立院校的学生是指按照高考成绩第三批次录取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动手能力强,但入学成绩低、学习耐性不足、表达能力欠缺等[1]。因此,提高独立院校学生的计算机编程动手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培养,而且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
1 独立学院计算机课程目前状况分析
独立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一般都是以公共基础课的形式进行设置安排的,因而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学习能力、师资力量、教学策略等将直接关系到本三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1 学生学习能力目前状况分析
独立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一本二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年龄相仿,学习经历相似,学习背景相同,只是学习基础相对薄落,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尤其对于经管、英语、艺术等文科学生而言,知识的理解是比较欠缺的。当然,这不仅仅是学习能力不足的理由,还和他们的意志力、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但该层次的学生,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他们分析理由与领悟知识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2]。
计算机课程作为独立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其授课的信息量比较大,知识点比较多,过程比较快。加之,不少学生缺乏耐心,觉得该类课程浪费时间,和将来工作的专业性关系不大,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另外,由于不同地区初高中阶段计算机教育水平相差比较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往往参差不齐。这也导致了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1.2 教师教学能力目前状况分析
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相比,独立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大多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工作富有极大的热情,但他们往往教学经验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教学团队。这样,在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年轻的教师很容易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将课堂学习变成单方面的讲述。进而造成学生参与不到课程中,自然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3 计算机教学策略目前状况分析
目前,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策略仍比较传统,普遍采用的是“1+1”(或者“X+1”)的教学方式,即一次理论课,一次实验课(或者多次理论课,一次实验课)。这对于注重操作实践能力的计算机课程来说,实验课时过少,比例不理想,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另外,一般情况下,都是上完理论课才开始上实验课,时间上存在不连贯,会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断层,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2 独立学院计算机编程能力提高的主要措施
当前,独立院校的定位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独立院校的教学方式应该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除了提高教师的硬件教学水平,可以通过采用实例教学、优化教学内容、网络平台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动脑分析、动手练习、动嘴表达的学习策略是比较可行的。以下将依次从这些方面重点阐述提高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2.1 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针对独立院校计算机教师普遍年轻的特点,学校可以开展多项教学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学习教学经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教学技能。同时,独立院校还可以借助母体大学的资源和比较成熟的教学经验,可以聘请母体大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定期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指出其中的不足和改善策略,推动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另外,还可以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实习锻炼,学习掌握实践的技巧,丰富理论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2.2 采用实例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但是只有兴趣是不行的,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的组织教学[3]。经典程序的学习是编程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实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讲解与演示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Visual Basic(简称VB)中,一般教材的授课顺序是先讲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概念、语法等),然后是一些常用控件的属性、策略,最后是数据库等综合设计。很明显,这样并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适得其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调整教材顺序和课程进度,从实例出发,在实例中既包含前面学过的知识,也包含当天要将的新知识点。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看、模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形成对新概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3 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位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输出者。如何组织授课过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耳到、眼到、手到甚至心到,从而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进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理由,是值得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理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操作情况,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节次。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合二为一,先进行理论课内容的讲解,接着教师给学生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乘热打铁,加深学生的记忆。总之,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改善优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思想,学生自身的潜力才能得到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2.4 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共享学习机制
大多数计算机课程操作性都很强,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后,接下来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验中把握知识点。教师们可以借助于相应的网络系统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建立共享互助自主的学习机制。将课程大纲、授课课件、实验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理由等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从模仿、改善到创新,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编程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需要教师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当然,独立院校提高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的策略还有很多,这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我们必须加强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丽,付世凤,陈瑞志.独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研究改革[J].企业导报,2010(07):218-219.
[2]吴晓玲.浅谈如何提高独立院校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3):593-594.
[3]王鹏宇,杨建强.VB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2007(05).
作者简介:刘万凤(1988-),女,助教,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张笑青(1980-),女,讲师,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点赞:14594 浏览:6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