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项目课程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探究,针对课程改革中遇到的理由,提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施的措施,以不断提高项目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教育 平面设计专业 项目课程改革
中职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中职信息技术大类中重要且实用性很强的一个专业,涉及很多领域,融艺术、科技、经济于一体,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图像处理、版式设计、创意、成品制作等能力。
项目课程(即任务引领型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笔者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了,教师的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但项目课程的教学是否发生了实质性转变?是否把握住了项目课程这一改革的精髓?是否真的使实际的课堂效果有很大改观?笔者通过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反思,发现在教学实施层面其实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推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进行,如何将项目课程做到更深层次,把握住其内涵,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去伪存真”——对“项目”内涵深入深思

1.项目教学中的“伪”
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到底哪些部分或者哪些方式是“伪项目”,即没有真正认识到项目课程的内涵,对项目课程的有效开展形成了阻碍,可以通过如下几点来分析。
首先,不少教师对“项目”内涵的理解不建全面,把实施项目教学仅仅理解为项目课程改革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变革的要求,因而在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时未能摆脱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影响。比如在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中,要求设计某企业图形标志。如果教师仅仅是利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绘制一个图形标志,而忽略在设计标志这一过程中“项目”的商业内涵,那么学生只是学会了如何利用软件绘图工具表现一个图形,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跟客户沟通,对自己所设计的标志进行完整的释义。同时,标志在设计出来后,后期的标志印刷、实物制作的过程是否会因为标志的特殊表现而影响到标志的实物制作效果,如果对于应该使用多大尺寸的纸张、多大的分辨率才能使打印效果更清晰都缺乏基本了解,那么标志的设计再漂亮也无济于事,因为它不能称之为“项目”。这种所谓的“项目”教学,只是以“项目”的形式对原有的学科知识进行部分重组,并没有围绕课程的性质和真实的任务需求,开发出更加实用的新知识,因而只能算是对原有学科课程教学的改造,谈不上项目课程改革。
其次,把项目教学简单等同于学生的技能训练。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会在教学中不自觉地突出学生某一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知识的挖掘。同样以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为例,在图像处理时,需要对图像进行一个名为“色阶”的操作,需要对色阶操作选项的绿色通道进行一个数值的调整,以期达到教材范例所示的效果。如果教师一味地根据教材步骤做一个机械化的操作,告诉学生需要调整到一个多大的数值才能达到范例图片的色彩效果,而不去分析在这个工具面板中所涉及的关于“通道”、面板中的“输入/输出色阶”的概念、“通道”中的“RGB”“红”“绿”“蓝”三种模式,那么学生除了“依葫芦画瓢”制造出跟书本一模一样的图像之外,对于专业所要求的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这样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中图层混合模式一节,一开始学生在接触的时候,根本搞不懂溶解、变暗、正片叠底等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往往依照教材所提示的模式或者将每一种模式都试一遍,这样既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开展,也大大降低了软件的操作速度。笔者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告诉学生使用混合模式的前提条件,其次讲解光与色彩、基色等基本知识,并将这20多种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如加色模式、减色模式及其他(缺值、颜色)等,以便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几个模块化概念,最后通过不同混合模式的不同画面效果来分析每一个大类中的不同混合模式。这样,学生既能对每种模式有了字面上的理解,同时又能对各种模式的画面效果有了直观认识,在今后的练习中就能逐步掌握各种混合模式的特点。
2.项目教学中的“真”
在对实际项目教学中所出现的理由进行对比后,教师不得不深思,到底何为“真”的项目教学?“真”其实就是最有效的项目教学,对于其有效性的衡量,有多种评判
方式。
首先,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项目完成的活动中去?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建构?是否显著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力和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其次,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从事本行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是否满足了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实践能力的需求?最后,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能否缩减学生用于知识学习和理解的时间?能否降低难度?
基于以上理由进行深入深思,教师才不至于在项目课程改革中进行教学层面的实践探索时感到茫然和无从下手,才能对症下药,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推进有效的课程改革。

二、真中求精——在课堂内外灵活游走

项目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实际上也就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策略,教师的“教”是围绕怎样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来展开的。实施项目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与企业的接轨,通过完成项目来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
1.走出课堂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实际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客户沟通、设计分析、表现材料、工艺流程、施工现场等了解甚少,致使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相脱节。
CI策划与设计课程是非常适合进行项目教学的课程,但如果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无论教师怎么引导,怎么营造气氛,也比不上将课堂延续到课堂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CI设计能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和领悟。当学生在餐饮、科技、金融、服务等各类企业中亲眼看到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如何展现,CI的设计如何在企业中通过企业文化、日常办公、服装等具体形式中得以表现,这比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百次情境教学都有效。当课程需要学生来设定一个品牌,并对其进行CI策划时,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市场调查了解同类品牌的相关信息,对市场做出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位,这对后期的设计至关重要,调研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点赞:27005 浏览:12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