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高校非计算机计算机教育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等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改革现有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非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大学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为此,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来抓,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重要工作,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目标。为此,各高校都提出了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与课程框架,强化措施,加大投入,促使计算机教育质量迈向新的台阶。

一、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定位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
1.1 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
计算机知识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学生都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这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项具有战略作用的任务。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1.2 非计算机专业中的教育策略
非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教育,无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体系、教学策略、师资队伍等方面都与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搞“一刀切”,要考虑到学校类型和专业类型的不同,不能采用同一个模式,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教育。
1.3 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的应用
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进行计算机教育,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要从这个角度来组识课程体系和安排教学内容。

二、为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应加大改革的力度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应包含下面几个层次: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2.1 改革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策略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教学策略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其次,策略要因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异,例如对于基本理论,教师应通过细致、透彻的讲解进行教学,而计算机使用技术方面则必须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第

三、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2 改革教学模式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媒体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教学环境。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教学的重要教育思想,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反映。新型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新型教学模式应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正确调整教学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整体。课程是由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它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要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是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走向出发,合理地更新与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地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的与实践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处理内容、课程之间的逻辑与结构关系,使课程体系结构的诸要素达到最佳的组合与平衡,以充分发挥内容与课程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功能。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对的新形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体现计算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由于高校的档次、类别以及专业的不同,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按层次教育的思路符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规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层次结构,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基础,来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3.1 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意识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讲授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文化的特征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意识,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并不是枯燥地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热情。因此,一向被学生所反感的课堂教学,出勤率也非常高。
3.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既以教师讲授为主,也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加强了互动环节,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我了解了一下学生的基本情况,多数学生都具备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甚至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非常深刻,操作也非常熟练,但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学习计算机产生了畏惧的思想。面对这些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文件操作的基本策略。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了解,总结了许多文件的复制、移动、保存的策略,很高兴自己掌握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而计算机程度不太好的学生,也因此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了所有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3.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第一步,掌握得是否扎实,会影响日后对其他内容的学习。所以,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课下要更加精心地备课,讲课时要精练,并且,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加强各部分知识的联系,加深理解。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教育的延续。对于某些内容,教师不必全部讲解,可以讲出基本原理、内容,提出几个启发式理由,让学生带着理由去自学。我在课下准备了大量的理由,每次正式讲课之前,都会提出一些与本堂课有关的理由,让学生带着理由去听课,去看书,去上机。因此,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4 加强实验课环节
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实际操作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某种作用上讲,实验课比理论课更为重要。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和创新,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更多的实验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上真正主人。
结语
全面推进非计算机专业的素质教育,需要在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与策略、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许多方面做出努力,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作为一名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讲,要站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生素质的高度去学习、探索、创新;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既具有本专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谭浩强.高等学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世界,1995,5,10.
[2]刘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能力.计算机世界网http://.cn,2003,06,05.
[3]牟连佳.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http://c.gov.cn,2005,09,15.
[4]蒋川群.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2001,1.

点赞:28824 浏览:13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