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听障学生书面沟通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盲,隔离了人与物;聋,隔离了人与人。”因此,形成和发展听障生语言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特殊补偿任务。信息技术课是对聋生开展语言能力的补偿,中、高年级的聋生以 “办公软件应用”的职业技能为主。由于学生以前已经对Word、Excel等应用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学习的难点不在于操作,而在于审题,于是笔者以分析理解题意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补偿。
关键词:特殊教育;计算机;沟通;审题
1009-3044(2013)34-7805-05
信息技术教育,在普通教育学校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这也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聋哑学生因听力丧失不能通过正常的听觉进行学习,只能以目代耳去认识世界。所以,计算机成为听障学生与人相互交流、沟通,表达意愿的工具之一。一句通顺连贯的语句对一个健全的人说很简单,但对于一个丧失听力的听障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如何将书面沟通能力与信息技术课结合在一起就显得更为重要。
聋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聋教育课程应加强学生潜能开发,注重语言发展,转变课程实施长期存在的师生之间严重的语言沟通障碍。如何全面提高听障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一代又一代特殊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在信息技术课中针对听障生开展语言能力的补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语言训练中高年级的聋生以“办公软件应用”的职业技能为主,由于学生以前已经对Word、Excel等应用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学习的难点不在于操作,而在于审题,于是我以分析理解题意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补偿。对聋生来说,语言是学习的工具,更是学习的对象。技能考试的重点是操作,但如果不明白题意就等于不会做,信息技术课的重要功能就是教会学生处理各种信息和文字,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然而,现实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尽如人意,中高年级的聋生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但对许多计算机操作的理解,还是掌握不到位,所以研究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对于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我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分析研究:
1.1 采用的策略
1)被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对象为在读的30名中高部学生。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在校聋生计算机应用情况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含20道测试题目,内容涉及聋生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情况。
3)研究数据处理。发放在校生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我对相关数据应用excel下的统计公式进行运算分析。有些问卷在部分项目上有缺失情况,在分析该项目时,缺失项目的问卷不予考虑。
1.2 调查结果分析
1)目前学校所开的计算机课程中,学生最喜欢的依次为:Flash、Photoshop等。
2)理由:你感到因英语基础不好影响使用计算机吗?
本表反映出,只有近1/3的学生认为英语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应用有关联。
3)对于当前的计算机教学设置,你觉得在课堂作业压力大吗?
本表反映出,学生由于理解题目的能力较弱,每节课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太多,致使学生感觉到压力大。
4)理由:你经常上网吗?
本表反映出,聋生网络使用率普遍较低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听障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5)理由:你上网通常做什么?
聋生上网目的性不

一、较多地集中在交友聊天和其它方面。

6)聋生家庭电脑拥有率 为30%,能上网者占72%。
反映出,超过一半的受调查学生家庭没有电脑,且集中在农村和家庭收入较低的家庭,城市或高收入者学生家庭较少,只有少数学生家里拥有电脑。
7)对使用常用软件工具的调查。
① 你会使用WinRAR等压缩工具吗? 会使用者占30.8%,不会者占69.2%。
② 你会安装Windows XP系统吗?会使用者占25.4%,不会者占74.6%。
③ 你会安装软件吗?会使用者占32.5 %,不会者占67.5%。
可见,超过半数以上聋生不能熟练使用常用操作系统和软件,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低。
8)在对“你认为学校的课程应加强哪些方面?”的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反映出学生自身知识需求较高。
9)理由:计算机在你的生活中的地位。
反映出,聋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的认识还远远不足。
10)理由:你对网上购物的态度。
但想尝试\&使用过或周围的
人尝试过\&认为方便,能买到便宜东西\&百分比\&44.8%\&35.1%\&10.2 %\&9.8%\&]
反映出,半数以上的聋生对网络购物等现代网络生活行为还持有怀疑和不信任态度。
11)理由:你会使用你的做什么?
调查结果聋生用聊天、发邮件、看电影、NBA较多。
12)理由:你有自己的邮箱吗?
调查结果:40%的聋生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他们感觉使用方便。
13)理由:你有自己的个人主页或博客吗
调查结果:10%的聋生都有自己的博客或个人主页。
14)理由:你认为数学课件能帮助你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吗?
反映出,大多数学生认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5)理由:面对网络有关学习方面巨大的信息量,你是如何应对的?反映出,半数以上的聋生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获取知识。
16)理由:上网浏览,随便走走,突然看到自己有兴趣的话题,你是如何做的?
反映出,半数以上的聋生希望利用网络开辟自己生活的空间。
反映出,82.9%的聋生认为网络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18)理由:你希望语文课上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吗?
反映出,多数学生希望利用网络转变现有的学习方式。
19)理由:在学习办公软件的过程中,你感觉最难的是什么?
反映出,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践和教法都重要。
20)理由:在家里,你会主动学习办公软件吗?
反映出,由于多方条件的限制,多数学生在家中很少接触或使用计算机。
1.3 结论及策略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
1)目前,听障学生的生活状况普遍不良。具体理由仍需要再进一步调查,但我们认为至少应包含有以下因素。
①家庭因素:这些听障学生多出生在农村家庭,工资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偏低。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因聋致贫者也占相当一部分。
② 个体因素:因听障学生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所掌握的技能难以符合社会需求,再受个体听力障碍的制约,使之较难与社会人群沟通,因而所从事的多为一般操作性工作。
③ 学校因素: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地方。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的情况来看,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单纯地应用计算机教计算机,计算机课仅仅从技术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把信息技术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④ 社会因素:由于多方理由,社会对聋人的偏见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时时处处把他们定位于“残疾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实际技能难以在工作中得到较好的发挥,更容易使他们造成消极的心理状态,进而造成心理伤害。
2)听障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偏低
通过调查得知听障生求知欲较强,希望通过计算机等媒体技术转变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但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偏低,理由在于:
① 知识基础较差,特别是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欠缺。
② 生活、学习范围相对狭窄,对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③ 计算机操作时间普遍较少。
3)提升聋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策略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根据调查,大多数聋生对多媒体、网络等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种种客观理由,使得学生上机操作时间较短,实训次数过少,导致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情况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应根据特教学校具体情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环境,着力创造条件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
2 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听障学生书面沟通能力实施办法
2.1 加大硬、软件的配置,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为课题研究提供“载体”
开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听障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信息技术教育,必须有相关的设施设备作保障。为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
1)建设好校园网络。校园网络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它是一种为学校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内局域网络环境。
2)充分发挥传统电教设备的功效。在依托网络和计算机进行教学科研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电教设备的作用,提高其使用率,借助听力语音设备来对学生进行听力语言补偿,提高其语言表述能力,夯实学生交往的语言基础;运用幻灯、录像等对学生进行交往策略的指导。
2.2加强学生审题的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是对听障生开展语言能力的补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语言训练,中高年级的听障生以 “办公软件应用”的职业技能为主,由于学生以前已经对Word、Excel等应用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学习的难点不在于操作,而在于审题,于是我以分析理解题意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补偿。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作用。通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讲授15分钟,学生课堂实践25分钟),给学生布置以题目出现形式的实践操作作业,学生按相关要求做题,对每位学生的课堂作业情况进行记录跟踪。学生通过反复的加强训练,对题目的大致作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课后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相关表格如下:
2.3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课件的制作
科学证明,发挥信息技术中文字、图形、声音、动画有机结合的优势,可以推动人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现代信息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采用网络技术,如视频聊天、BBS、网上合作等方式,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累充分的生活经验和语言材料,推动聋生交往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针对各班学生理解知识能力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案,如:针对有残余听力的孩子,在戴有助听器的条件下,若声音分贝较大,则他(她)大概可以听到老师所讲内容,针对这样的学生,在设计课件的时候,适当加入声音材料以补充学生的听觉能力;对于听力全部丧失的学生,在设计课件的时候注重课件的视觉效果,简单清晰的画面,采集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课件材料,有助于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语句通俗简单,有助于学生识记,对于较难的字词,在课件上加注拼音。
2.4 加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学会运用信息工具进行现代方式交往
1)变过去单纯的学科成绩的分数评价为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在关注学生显性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交往心理、交往途径、交往方式等方面内容,注重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评价。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采用星级达标制,并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技能考核,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善于运用信息工具获取所需信息,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借助、电子邮件等信息工具,实现网上无障碍交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会在网上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参与电子讨论。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作业,对学生作业进行网上评改,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语言表达,及时纠正学生在交流中存在的理由;清明节,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鼓励学生在网上发表自己想对英烈说的话;鼓励学生浏览健康有益的网站,如:腾讯新闻、天气预报、特殊教育网等等相关网站,让学生了解更多实事,虽然他们听不见,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用心去观察这个社会。
参考文献:
[1] 谢维嘉.海伦.凯勒[M].北京:北京盲文出版社,1980.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刘洋.现代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前景[J].教学与教育,2012(6).

点赞:6900 浏览:2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