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在实现和谐利益中作用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和谐利益,实现和谐利益的关键在党。中国是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协调者,坚持中国的领导是实现和谐利益的政治保证,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利益是党的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必须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利益作为工作的中心来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实现和谐利益的能力,必须以社会公正作为实现和谐利益的原则,以统筹兼顾作为实现和谐利益的主要方法。以法治作为实现和谐利益的基础,以党内和谐促动社会利益关系和谐。
关键词: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和谐利益
1004-0544(2012)08-0033-0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是和谐利益。实现和谐利益关键在党。实现和谐利益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也是党的利益的坚实基础。要在实现和谐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党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坚持中国的领导是实现和谐利益的政治保证

中国是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协调者。不同主体由于能力和社会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获得利益就会有差别。利益差别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快速发展,但如果利益差别过大就是利益分化,利益分化往往会导致更多社会矛盾和冲突,使秩序混乱,甚至有时会打乱发展步伐,有时会使社会发生倒退。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的政治代表。任何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阶级的基础之上,为实现其利益和政治主张服务的。只有代表先进阶级和社会力量的政党,它的利益和主张同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政党不仅是冲突的力量,也是整合的工具。无论政体结构如何,政党有助于把一些地方社团整合到一个国家之中,因而总被视作是进行动员的基本力量,或者整合到一个更为广泛的联邦之中。政党有助于使利益冲突、潜在的紧张以及现存社会机构的悬殊差别一目了然,而且还迫使芸芸众生从不同阵营走到一起,确立自己承担的义务的轻重缓急并为体系内的统治阶级或自己期望中的角色效力。它们强迫诸多不同的利益和见解的代言人互相让步,达成妥协,或抑止需求或施加强大压力。特别是建立更广泛的联盟,必须与其他群体甚至潜在的敌人或对手建立共同阵线。
正如亨廷顿所言:“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政党看上去确实像宗派,似乎是在加剧社会冲突和分裂。然而一旦羽毛丰满,政党就会成为维系各种社会力量的纽带,并为超越狭隘地方观念的效忠和认同奠定基础。”成熟的政党制度在功能上不仅体现了不同政党之间的差别关系.而且是政党之间温和的粘合剂。一头连接着社会因利益分化而带来的冲突,另一头又能把各种冲突的社会利益进行整合。其中,能否整合分化的社会利益和冲突,是评价政党制度功能状况的重要标志。
政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利益的差别,从功能上讲,政党制度必然承载着社会利益分化的压力,但是。从政治发展的绩效来看,评价政党制度的关键就是看其在政治发展中能否最大限度地对分化的社会利益进行整合并达成一致。因此,利益整合是政党制度发展的首要功能。一个成熟的政党制度,其首要功能就是能够整合分化的社会利益。具体表现就是:在横向上能将社会群体加以融合,在纵向上能把不断产生的新的经济阶层加以同化。
执政党与一般政党相比更体现为协调利益关系和履行整合社会的功能。原因很简单,执政党所掌握的权力是公共权力,属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和个人所共有,承担着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社会中存在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它们之间的利益不同,导致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国家作为表面超越社会各利益之上的力量,其职责是想方设法整合这些利益。执政党执政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因此,作为执政党总是想方设法减少社会矛盾.协调各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以便造成一个和谐的局面,求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执政党在利益整合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党具有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成为执政党后这些功能就和政府宏观协调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利益整合功能。“利益整合,就是通过多种方式,在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整合是执政党必须履行的职责之

一、是政党执政的一项根本性的原则。它对于政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加强具有重大的意义。”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必须履行的职责之一,是政党执政的根本性原则。因为执政党掌握的是国家公共权力.属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和个人所共有,承担着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社会中存在着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与政治目标,既可能存在利益一致、目标相同的价值取向,也会存在诸多不同的利益差异,甚至矛盾冲突。在任何一个健康的、理性的、发展的社会,对于执政党而言,既需要团结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齐心协力地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民族共同利益而奋斗,又必须想方设法整合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千方百计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形成和谐社会的局面,求得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争取尽可能多地得到社会认同与民众支持,增强执政的现实合法性基础。因此,整合利益矛盾,化解社会危机,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就成为党在执政治国中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也是执政党不可或缺的执政能力。
总之,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对社会中的个人、团体和组织的利益关系的协调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中国的执政党,坚持中国的领导。强化党对社会利益中专毕业论文www.808so.com
关系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实现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中国是工人阶级利益代表,是劳动人民利益代表,她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利益分化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旨。因此,协调利益关系,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为所有人民群众谋福利。针对某些质疑甚至于反对中国领导地位的言论,如某位“著名教授”在2006年3月的一个会议上,公开叫嚷执政不具备合法性,要求实行制、议会、三权分立,主张军队国家化,要求学习“台湾模式”等等,要予以坚决反对和抵制。

二、实现和谐利益是党的利益的必然要求

1.“党的利益”是客观存在的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党的利益”问题,探讨了关于“党的利益”的内涵、承认“党的利益”的意义、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党的利益”实现路径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从组织学的角度讲,无论是自然形成的群体。还是自觉组成的各类政治经济社会组织,都有着某种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取向,即都建立在一定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和一般的社会利益团体不同,政党是为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而存在、为一定的价值目标而奋斗的政治组织。政党的利益主要体现为政治利益。政党通过它的活动.不是为了本组织成员的利益,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政治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公众的认可,这就体现了党的利益。同时,根据组织学的原理,政党在活动中也会产生自己的组织利益。
承认党的利益的客观存在,才能真正把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作为追求的价值目标。从实践上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是党的利益的体现;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党的利益所在;改善党的领导反映了党的利益的要求。
2.“党的利益”的层次
党的利益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党的整体利益,主要表现为政治利益,在于不断增强执政的合法性,保持长期稳定的执政地位。理想状态的政治利益忠实地反映人民利益,是的最高利益。它和人民利益可以重合,但这种重合只有在政党活动比较,科学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二是党员干部的利益,党的干部的利益可以以干部的群体利益形式,或个体利益形式反映出来。三是普通党员的利益,如党章所规定的党员的八项权利,以及党员个人的经济利益等。党员干部的个人利益也是人民利益的组成部分,和其他部分一起平等地接受国家和社会的协调和调整。但由于其主体是党员,因而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摘自:毕业论文www.808so.com
之间的实际关系。四是党的组织的利益。党组织是分层次的,相应的组织的利益也是分层次的,即党的组织的利益、党的地方组织的利益及党的基层组织的利益等。
3.实现和谐利益是党的利益的基础
承认党的利益的客观存在,才有可能对党的利益进行规范。党也必须和其他组织一样,在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实现党的利益。
一个方面,从理论上说,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在于其利益本身是与无产阶级利益是一致的;另一个方面,从实践上说,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并非一个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过程。任何利益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党的利益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与人民利益之间有存在矛盾的可能性。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利益在理论上与人民利益一致并不意味着实践中就必定一致。尤其是党执政后,由于权力的巨大的吸引力与腐蚀性,这种潜在的矛盾更应受到警惕与重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才强调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从纵向来看。可以把党的利益划分为党在革命党时期的利益和执政党时期的利益,这两个时期党的利益在本质上都体现为人民的利益。前者,党的利益是夺取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正是劳苦大众的利益诉求。后者,党的利益是保持长期稳定的执政地位,不断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人民的利益要求则是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生活需要。党的利益从根本上体现为人民利益。从横向看,党的利益可划分为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这些利益本质上都体现为人民利益。党的政治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而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样人民的政治利益和党的政治利益就实现了对接。党的经济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说到底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这正是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所在。党的文化利益就在于始终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利益需要的根本举措。党的社会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说到底就是努力构建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而在社会急剧变革,社会矛盾凸现、人民内部矛盾上升的历史时刻,党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和谐,也恰恰符合人民群众对社会的利益需求。

三、实现和谐利益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是我党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格局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诉求全面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观念功利化、利益矛盾尖锐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等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但它同时也意味着党执政的环境以及党执政的基础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势必对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多种影响。
1.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诉求全面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增加了党组织实现和谐利益的难度
一方面是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使居民收入的来源呈现多样化,差距也初步拉开,人们的利益追求更从单一平均化向差异性和多层次性转变。比如,下岗职工、分流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首先关注的往往是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现代“白领”除了要求有较高的收入外,还关心创业的环境、追求机会平等并享有更高的权利等:一些富裕起来且又有管理经验的新的经济组织业主或股份持有者除了想做大事业外,还想为社会服务,关心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断强化自己的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在精心营造自己小家的同时,还有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要求,等等。这些新变化增加了党组织在新形势下进行利益整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另一方面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调控社会的能力有所减弱。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产权关系的变革,政企、政社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党组织直接掌握的资源调配权力日益弱化,再像过去那样使用强力手段对利益关系进行调整,既没有足够的条件,也不适应新的形势。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808so.com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808so.com

点赞:6089 浏览:20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