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快速发展,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和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品种之一。但是,伴随业务的发展,贸易背景真实性不足的理由依然存在,潜在风险亟待关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阐述贸易背景真实性的重要作用、贸易背景真实性不足的主要表现、理由及风险,总结判别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几种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
: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3日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具有风险低、流动性高、收益稳定、占用经济资本少,可以为经办行带来中间业务收入和保证金存款等优势,一段时期以来,该项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品种之一。但是,贸易背景真实性不足的理由依然存在,影响业务的健康发展,潜在风险亟待关注。
一、认识贸易背景真实性的重要作用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承兑申请人的付款委托,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贸易背景真实性是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基本要求,是合规经营的基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贸易背景不真实会导致银行信贷规模虚增,尤其是当企业资金链断裂时,银行方面的风险敞口增加,随着风险的不断暴露,处理不当会带给商业银行巨大经济损失。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让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建立在真实贸易背景基础上,既是内外部监管政策的要求,也是防范票据风险的重要措施。
二、贸易背景真实性不足的主要表现
企业承兑总量与其经营规模不匹配;前后手之间的交易不合理;购销合同或增值税 虚假、购销合同或增值税重复使用多次开票;合同、 、汇票的日期、金额和双方名称的逻辑关系不合理;承兑保证金、汇票到期解付资金不是承兑申请人自有资金;贴现资金回流出票人;利用关联交易开具符合银行合规性要求的“真”合同和“真” ,但实际为利用虚假贸易背景 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资金。
三、贸易背景真实性不足的理由及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不足的主要理由:一是银行自身业务发展压力逐年加大,经办机构在业务考核压力下,对一些产品的营销未考虑客户的需求,而是从完成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等经营考核指标出发向客户搭售,导致放松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也为少数客户套取银行信贷资金提供可乘之机;二是经办人员工作不细致,没有认真审核贸易背景资料的合规性、完整性,进而影响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确认;三是当前经济下行,部分客户资金流动性减弱、抗风险能力下降、违约概率增大,急需周转资金,个别客户利用银行信息不对称,单纯将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融资工具套取银行信用。
为贸易背景真实性不足的客户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可能导致银行资金脱离客户的实际经营。同时,因客户第一还款来源不足,可能导致信贷资金不能按时收回。
四、判别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几种策略
(一)从客户的银承业务总量与经营规模的匹配程度判断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需要分析客户承兑总量是否与其基本需求一致,从银行承兑汇票签发总量与客户经营规模的匹配度上整体考量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一方面通过查询人行征信系统,统计客户在各家商业银行累计 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量;分析客户的财务报表,根据其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和增值税率,判断客户实际的采购支出金额,结合客户其他信贷业务分析其银行承兑汇票签发总量是否与采用银承结算方式支付的货款金额相匹配;另一方面分析客户 的银行承兑汇票总量是否超过其当年或同期经税务认证的进项增值税 含税金额。
(二)通过审核交易合同和 识别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交易合同,要关注客户所签购销合同是否符合其经营能力和经营规律,需要注意合同标的物是否属于该客户的营业范围,标的物价格是否在市场合理范围内,交易双方是否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是否具有交易该类合同标的物的合理性。查询 真伪,可以实地走访开票税务机构或拨打“12366”纳税热线电话,需要核实 是否银行承兑汇票收款人购买,所提供 或开票金额与税务机关采集信息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增值税 先开立后作废的现象。
通过比对多份购销合同买方和卖方印章加盖位置是否相同,“ 专用章”加盖位置和 各主要栏次金额、 号码、 区、价税合计金额等是否有涂改痕迹,判断是否存在变造、套印交易合同和 的行为。注意甄别每笔业务的合同和 是否重复,审核交易合同约定的货物型号与 的销货型号
WWw.808so.com 808毕业论文网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