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唐诗中经济学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现实,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面貌,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经济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以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为例,可分析以长安为代表的唐代分工与交换的发展状况、货币制度、财产权和契约制度,并可根据基本的经济规律,推断出古代人民勤劳简朴,却难得温饱的经济学理由。
关键词:文学作品;唐诗;社会分工;格雷欣法则;财产权
1673-291X(2014)30-0301-03
中国是文明古国,数千年历史流传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立体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是经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选取唐诗中白居易的名篇,纪实性叙事诗《卖炭翁》为例,对晚唐时代的以长安为代表的社会经济状况做一简单分析。

一、《卖炭翁》的写作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杰出诗人,是新乐府运动最得力的倡导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白居易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存诗二千八百余首。《卖炭翁》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篇代表作,成篇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左右[1]。白居易自承写作新乐府组诗的目的是“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欢寄唐生》)。
《卖炭翁》全文如下:
卖炭翁
(序 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卖炭翁》的经济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卖炭翁》可谓文学作品中关于唐代经济生活的难得范本。
初读此诗,第一印象便是卖炭翁的生活悲惨。即使在以强盛繁荣著称的唐朝,普通人民的生活也难得温饱,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唐诗中反映现实主义的诗歌多有证明,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李绅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等。
那么,是什么理由导致了人民的穷困?经济制度显然有重要作用,但简单地归结为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则失之于笼统宽泛。

(一)贸易与分工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证了分工和贸易是国民财富的根本。国民富裕,是因为分工和贸易发达,反之则贫穷。而白居易其时虽不知亚当·斯密为何人,诗中却佐证了斯密的结论。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是为生计温饱而烧炭卖炭,但他并没有直接去种田织布,而是通过买卖来交换生活必需品,可见唐代的社会已有了一定的分工和商业发展。但贸易和分工十分不充分,体现在:
“伐薪烧炭南山中”、“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不仅仅是卖炭,而是砍柴、烧炭、运输、买卖一条龙包干,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缺少更进一步的分工。这样效率必定不高,成本居高不下,收益微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证明了这一论断。“心忧炭贱”不是炭的绝对很低,从“路有冻死骨”看,社会上存在着尚未满足的取暖需求,取暖的炭对于冻饿而死的百姓而言,是太高而不是太低。但相对于卖炭翁付出的成本而言,炭价又实在太低了,低到它的收益尚不足购买一件保暖的棉衣,以至于不得不乞求客观情况的转变(愿天寒)来增加市场对炭的需求。
炭作为冬季常用的取暖物品,家家户户客观上都有需要,其潜在的需求量应该是很大的。但从卖炭翁的遭遇来看,在白居易的时代,这一市场却十分狭小,潜在的生活需求不能转化为真正的市场需求,难以养活从业人员。商业推动分工,而中国历代重农抑商,缺乏利润刺激,则少有资本的投入,边际生产率难以提高,反而造成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贫困。

(二)实物货币和格雷欣法则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朝的货币制度不发达,大量存在着实物货币。国家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白居易诗作中除了《卖炭翁》提到红绡当钱使用,《琵琶行》中也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可见,丝织品在流通中普遍充当货币。
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分析,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用实物为交换媒介的情况,金银等贵金属并未确立其在流通领域中的绝对地位。直到近代,货币经济也不如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32至前30年)那样发达[2]。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古代很早就确立了国家的铸币制度,先秦诸国各有本国的货币,秦始皇更是“币同制”,统一了钱币。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归根结底应取决于市场。国家不断加强对铸币业的垄断,由朝廷来决定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缺少了市场机制的调节,武断地对市场下命令,反而造成了混乱。唐朝便表现得较为突出。
历史研究通常认为,唐朝铸开元通宝,由于铸币技术低下及政府的有意制约,使得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数量稀少,不敷使用。实际上,根据米塞斯所证明的理论,市场上无论流通的货币量是多少,都是最佳的货币量,不会短缺或过剩,所影响的只是以货币计量的。货币多则高,货币少则低。“货币供应量是多少并不重要,无论M是多少,它都能同样地执行好交换功能。”[3] 如果唐朝政府不进行人为干预,那么即使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较少,也能达成供求均衡。因此,货币的数量不是关键理由。

点赞:24865 浏览:117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