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堂教学语言精准性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前不久听了几节课,感触颇深。她们的淡淡微笑,她们的优雅举止令人折服。赞美的说辞不再重复,在此就说点不同的意见。
《礼物》这节小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准性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课里,文章一开头就说道“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抓关键字。
“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婆婆?”
“孤苦伶仃的老婆婆。”
“‘孤苦伶仃’是什么意思?”
“没有邻居,一个人住。”
老师再三强调:“孤苦伶仃”就是没有邻居,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真是这样吗?相差甚远。
“孤苦伶仃”这个典故出自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孤读音ɡū。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孤,无父也。——《说文》 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苦读音kǔ。(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苦,大苦苓也。——《说文》 伶读音línɡ。(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仃读音dīnɡ。伶仃:孤独。[伶仃]也作“零丁”。
综上所述,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按照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能为一个人所依所靠的也就是自己的嫡亲,所以说老婆婆孤苦伶仃,也就是老婆婆无儿无女,甚至于无远房亲戚,怎样扯,都不会扯到老婆婆无邻居。你说是不是相差很远。
再者,文中写道,老婆婆讲将“微笑”的礼物送给“伤心的人”“愤怒的人”“劳累的人”等等。如果老婆婆没邻居的话,又哪来这么些各式各样的人呢?
文章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写老婆婆是如何如何的贫穷,后半部分写老婆婆如何面对自己的贫穷。在两部分的衔接上,老师设问:“老婆婆在非常孤单、非常贫穷的生活面前是自甘堕落吗?”老师话音刚落,听课的老师隐隐发笑。如此语言环境,能用“自甘堕落”吗?值得商榷。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中国成语更是变化莫测。这里涉及一个语言环境理由。特定的语言环境只能用特定的成语,一旦用错,就贻笑大方。在说懵懂少女,貌美,爱慕虚荣又好吃懒做,人生观、价值观一偏斜,就会寻求直接、简洁的,也是被世人鄙夷的生活方式,自己还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这谓之“自甘堕落”,而说到文章中此种特定的生活状况,如何面对的时候,用“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应当更加妥贴。
在小学阶段,学生是为老师马首是瞻的特殊阶段,因为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尚在萌芽。用家长的话说就是“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以请各位同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自己的语言,不要误导学生,更不要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作者单位 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希望小学)
编辑 马燕萍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4604 浏览:1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