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视觉语言建构方式及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形式向我们传递信息,对社会新秩序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表哥”事件为例,从传统单一的文字语言建构的特点对比、微博的传播特性、舆论监督与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分析阐述新媒体时代微博图片在构建社会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微博 视觉语言 舆论监督

一、新媒体时代视觉语言建构的特点

1、形象化地讲述新闻
图片是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文字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视觉语言直观明了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以及目击效应对受众的影响是文字语言无法做到的。“照片中不同深浅的色块构成了摄影视觉语言的基本单位,这些基本的语言单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具有一定民族、文化特性的、蕴含一定内涵的完整的摄影画面。”①而这些摄影画面,告别了繁琐的长篇文字说明,图片阐述新闻比传统文字更具形象性、真实性,更具说服力。“微笑局长”这张图片阐述出超出图片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在这张图片中看上去是一个人在微笑,背后是车祸现场,看似平常的图片,却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张图片被发在微博上,有网友“人肉搜索”出来的照片显示,灾难现场的“微笑哥”杨达才在五个不同场合带着五款不同的“名表”,保守估价在20万元左右,“微笑哥”的称号开始了向“表哥”的转换。短时间内,在搜索引擎中以“杨达才”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超过5万之多。“表哥”戴的手表与语言所描述的新闻事件本身无关。但是由于视觉元素的作用,赋予了图片丰富的新闻价值。通过视觉作用,图片形象化地讲述着新闻。
2、符号化的视觉语言
视觉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在信息的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传统的文字语言相比,它摆脱了文字本身的很多局限性,如卡西尔所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有赖于这种条件。”②通过一些媒介的传播,视觉符号已形成一种新的体系,与文字语言一同构成人类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视觉语言已经脱离文字语言在民族、文化、国界上的束缚,以一种大众化的视角传递着更直观而真实的画面。所反映的视觉现象、所构成的符号化的视觉体系、所传递出来的视觉信息是传统文字无法表达的。“它建构了除视觉形式与情感功能外的组合型多元结构关系及其作用修辞的语能,使图像产生超越形式审美的深刻的文化与社会作用。”③“表哥”事件由几张图片所引发,通过视觉符号,把受众的视角集中在了杨达才的手表上,甚至皮带、眼镜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车祸发生的第二天,8月27日18时12分,“第五大道奢侈品网首席运营官孙多菲在其微博中称:‘我已经向表行业内专家请教,第一张:6.5万元左右的蚝式恒动系列劳力士;第二张:3.4万元至3.5万元之间的欧米茄;第三张:江诗丹顿18K玫瑰金表壳,而且是机械的,市场估计在20万元至40万元;第四张:欧米诺,也就3万多元到4万元,第五张:雷达全陶瓷,市价估计三万元。’”④这条微博被转发了14352次,引发评论5357条。这种由于视觉符号传播引发的社会现象是文字无法替代的。

二、视觉语言建构下微博的传播特性

1、微博图片的议程设置
杨达才“微笑”的照片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影响,不但因为其微笑与事故现场相背,而且该现象与受众所关心的议题有关,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该事件的议程始终掌握在网友的手中,而传统媒体则掌握着议程的发展方向,并努力将媒体的议程转化成公众的议程,但是“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只有和广大公众切实利害、自主兴趣相吻合,才能转化为公众议程,并将这种转化的必定性称作议程设置的关联效应。”⑤在“表哥”事件中,微笑照片和多表的作用是通过网友的深思酝酿而成的,图片的作用具有可塑性,可是网友掌握着对图片的解释权,受众强大的舆论和有力的议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公众议程开始转换成媒介议程。
2、传播主体去专业化
截止到2013年1月,“微博女王”姚晨粉丝高达39089000人,⑥近4千万的粉丝远远超过了一份成功报纸的发行量。在微博这个平台中,所有用户均享有同等的话语权,传播主体也存在着去专业化的特征。
3、传播迅速、信息碎片化以及低劣化
微博的传播十分迅速,可以做到同步传播。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实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很容易地将信息发布、转发出去,用户轻松地成为了信息的收集者、传播者以及受传者。有别于传统的媒介要赶赴现场拍摄加工制作之后才能播出,微博通过简单的文字说明,配以便于接收的图片,就会将整个内容发布出去。但是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微博成为“意见的自由市场”,加上文化素质良莠不齐的平民化受众,使得微博中信息的传播又存在低劣性,缺乏深度和完整性。

三、微博的舆论监督与社会影响

1、民众知情权扩大
如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民众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我们都通过不同媒介去获取信息。随着微博的出现,各种信息可以方便地进入传播渠道,新媒体的传播实现了高速和高效,事件信息可以同步传播出去,信息一旦被发出,就会被评论转发,信息的传播面不断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语言建构方式及影响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扩大。杨达才不经意一笑被网友注意到后被迅速转发,掀起轩然大波,而此前的周久耕就是因网友这样的人肉搜索而落马的。可见,微博的信息传播扩大了民众的知情权。
2、舆论监督大众化
舆论的监督是保证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廉洁的利器,没有监督的权利会导致腐败。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体管理体制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民众的监督意识和参与意识很薄弱。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微博的盛行,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大众化的舆论监督。每个人都可以是监督的主体,可以不受任何世俗的约束,自由地发表意见,可以在短时间形成舆论压力,“表哥”事件就是公民进行舆论监督的体现。8月26日“微笑”照片一发出,当日晚上7点53分,网友“百姓大于天”在其微博中称,“涉事官员是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22点29分,网友“卫庄”在微博中发了一张怀疑价值3.8万元手表的杨达才照片之后,网友将其所有戴有名表的图片组合并且圈出,发布在微博中。仅输入“微笑局长”关键词的微博有1300500条,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使得纪委、司法机关介入。舆论监督的大众化使得网络成为对政府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
3、社会影响力增强
近两年来,微博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提高了民众对政治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化建设。从另一方面说,新媒体时代微博在视觉元素的建构下,也起着“公益广告”的作用,这种对于社会的“正能量”也深入人心,“随手拍”拯救了很多“乞讨儿童”。由此可见,微博的社会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很大程度上,构建了社会新秩序。
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个人普遍地使用微博,如今各大电视台、电台、报社乃至各级政府机构都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微博,宣扬和传递着政治思想、价值意识、新闻资讯等。人们不断地从微博上获取信息,对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开始有多方面的深思和认识,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假丑恶被暴露在阳光下,真善美的东西深入人心。
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在视觉语言的建构下,不仅是图片解释的多元性使得受众掌握了话语权,而且在危机事件中,图片满足了受众的目击效应、视觉冲击力,达到一种比文字语言更具阐述能力的效果,对社会上的很多理由进行着舆论监督,构建了新媒体时代社会的新秩序。□
参考文献
①田飞,《视觉语言与新闻发现》[J].《中国记者》,2000(11)
②卡西尔:《人论》[M].西苑出版社,2009
③朱永明,《图像时代的视觉语言形态与传播探讨》[J].《中国出版》,2010(22)
④http://weibo.com/u/1660370462?topn=1&wvr=5&topsug=1&page=11&pre_page=12&end_id=3553647042158622&max_msign=-1
⑤刘建明,《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0(2)
⑥http://weibo.com/yaochen?top-n=1&wvr=5&topsug=1#_rnd1363058288797
(作者: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
责编:周蕾

点赞:6830 浏览:2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