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之花,在学生笔端绽放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文学教学,因教学模式陈旧呆板、教学策略刻板单调、教学内容处理简单而脱离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体验。语文教学陷入了程式化的 “口头操练”的泥淖之中,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文学教学被边缘、被冷漠。其实,语文教育者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即“学生说的远没有写的来得生动”。因此 ,文学 教学,我们应该坚持让学生用“笔”去学习。让文学之花,在学生的笔端绽放。

一、用笔建构文本

一个文本,读者在未阅读之前只能是无生命的文字组合。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作用的空白和不确定的地方,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召唤性,即所谓的“召唤结构”,它召唤着读者按照已有的经验,进行理解并再创造。此时,我们借助文本这一触点,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对文本加以解读。当然,我指的这种解读不是繁琐分析,而是参与与创造。
比如:在教俄国作家普里什的文学散文《林中小溪》时,我设计了“化诗为文”的一个动笔环节,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喜欢的文字改写成诗歌,并出示了示范。文本中的句子:“水在颤动。阳光把颤动的水影投射到云杉树上和青草上,那水影就在树干和青草上忽闪。”教师改编如下:
水在颤动,阳光把颤动的水影投射到云杉树和青草上,于是水影就在树干和草叶上——忽闪。接着学生的改写也涌现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诗作:(文本原句:水惹动着新洁的花蕾,花蕾反在水面漾起波纹。)水惹动着新结的花蕾,花蕾又落在水面,漾起波纹。
这样的笔头训练,虽然只是表达形式上做了变化,文字还是那几个,训练的层次也略显浅显。但是我发现在实际参与中,学生的神情都比较专注、思想集中、热情高涨,而且加深了对文中精彩句子的理解感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获取了诗意的濡染。
还有一些文本,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语义空白,引导学生动笔进行补写、续写。比如,教学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一文时,我抓住文本中:“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一句,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什么样的梦呢?两个班的教学中,我均设计了这一环节。但不同的是一班要求口头表达,另一班要求书面表达,收效大不相同。口头表达的班级言简意赅,只陈述梦到水罐,或妈妈的病好了等等。而书面表达的则描述细腻,文笔优美。这里摘录两位学生的描述。
学生一:她梦见自己走在一条美丽的大道上,旁边开满了鲜花,流着清澈透明的泉水,小鸟在枝头歌唱,人们的脸上漾着幸福的笑容,在绿盈盈的草地上跳舞。这时远处走来一位步履轻盈的,原来就是小姑娘的妈妈,她已经康复了。
学生二:小姑娘梦见自己被梦仙子带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阳光普照着大地,树木葱茏,花儿娇艳,小溪清澈见底,掬一口,甘甜可口,这时候小姑娘突然想起了生病在床的妈妈,她想:我一定要给妈妈舀水喝。这时候梦仙子飘到她的面前,递给她一个水罐。这时小姑娘醒来了,她看到小水罐中装满了水。
教后反思,动笔描述不仅面向了全体学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了童话的美丽、想象的独特,而且打开了学生想象和理解的大门,还让学生在动笔练习中体验到了写作原来如此简单,如此快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表达,爱上写作。

二、提笔体悟文本

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还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促使其怜惜芸芸众生,体贴自然万物,所以我们还要借助于文本这一载体来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
我曾这样实践,学完了《父母的心》,你对“父母的心”的感受一定非常强烈,请用“父母的心是……”的句式造一个排比句,畅谈对父母的心的体悟。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对父母之心感悟很真挚,挑选几句与大家分享。
学生一:父母的心是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父母的心是冬天的炭火,温暖着我们的心灵;父母的心是秋天的朝阳,带给我们明天与希望。
学生二:父母的心是一杯酒,让你愈品愈醇;父母的心是一把伞,让你免受风吹雨打;父母的心是一枝烛,让你看到光明与希望。
从学生的这些笔尖的流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已对文本进行了较深入的深思,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并触发了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体味,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底子,帮助学生构出一道
生命的底线,筑起一座巍巍的精神长城。

三、提笔超越文本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反映到文本中更是如此。在作家的笔下,“自然世界”包孕着生动活泼的万物——有明朗的天空,清洌洌的泉水,毛茸茸的小动物……所有这一切和我们人类一样,接受同一片蓝天的笼罩抚慰,经历着生老病死和荣辱枯衰的生命轨迹。作家敏感的心灵,总能洞悉隐于其后的深层意蕴,并将其诉诸于文本。此刻,适当的点拨,能拨动学生心中那颗敏感的心弦,使他们得到深刻的生命体验。
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作家宗璞偶遇盛开的紫藤萝时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其实,生活中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株枯萎的小草、一滴晶莹的露珠,都能触发我们心中的情感,启迪某种生活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请用百余字表述出来。很快,很多学生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其中一学生对“梅花”作了如下描述:寒冬、凛风、凝霜、飘雪。严寒在大地上肆虐,将生命冻结,在寒冷中战栗。大地上一片萧索的景象。骄傲的生命,在此刻变得不堪一击!然而,悄然间,几枝梅花,凌寒独放,添上点点生机。淡红的花瓣,傲然绽放于冰天雪地。它骄傲地昂首苍穹,仰视乎!藐视也!因为顽强的生命
从不向命运低头,迎着艰难险阻,势必会开创自己的天地,命运也因此而绚丽多彩!
这样的训练,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很有实效,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自由发挥;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一次模仿训练;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他们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笔端的悄然流淌中,学生对人生态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感悟,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逐渐走向自身的完美。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应着眼于感悟,体验语文的文化内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促成个体生命的诗意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领学生走向绚丽的文本世界,用文本的精神血液培养滋润个体生命,最终使学生超越文本,超于完美。而实现这种内化文本与张显个性的有效方式,我认为就是让学生用“笔”去学习。

点赞:6053 浏览:2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