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跨界开发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者简介:刘中兴,助教,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摘要:中国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多彩而丰富,如何在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期内推动上述资源的创新开发的议题,是推动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为此,本课题基于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探讨相关资源的跨界开发路径,并提出通过跨界开发,实现多产业融合,资源价值转换,并依托相关资源,建构特色化语言文化产业新内容。
关键词:地方方言资源;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跨界开发

一、中国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概况

语言,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核心部分之一,是全世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中国从古到今就是一个拥有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大国,这些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的沿革,承载着民族或地区的文脉和历史,蕴含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信息,同时,也是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和宝贵文化资源。
对于中国方言,权威的划分方式是把汉语方言分为十个区,即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区。而少数民族语言单独作为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与各少数民族名称及其文化内涵单独分类。据统计,中国的语言正在使用的就有120多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五个语系:汉藏语系:包括壮侗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等;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语族、蒙古语族等;南亚语系:包括孟高棉语族等;南岛语系:包括印度尼西亚语族等;印欧语系:包括伊朗语族、斯拉夫语族等。此外还有朝鲜语和京语等未分类语系。
回顾历史,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存在的广泛的交流和交叉。如北京话中存在的大量的蒙古族语系和满族语系的语言元素。地方特色的曲艺表演,同样是体现地方语言特色的重要非物质文化载体。如东北二人转对东北方言的“诙谐”应用,河南豫剧中大量存在的河南官话和粗狂唱腔;陕西信天游中的淳朴而厚重的陕西方言给人一种悲凉壮阔的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重视维护语言的多样性,继续坚持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的政策。多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多种举措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字: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各种语言一律平等的法律地位;通过大力发展双语言教学,使少数民族青少年在首先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在民族语言使用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付诸实施;支持、帮助各民族整理语言文字、制定规范标准,加强语言及应用研究等。

二、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跨界开发

跨界,Crossover(“转型、转向”的意思,但在诸多领域被翻译作“跨界”),意思是跨越两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整合多种资源进行跨界合作,已成大势所趋。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理由的决定》中,在此提出了“产业创新”、“跨行业发展”等理念,“跨界合作”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二次大发展的必经之路。文化产业的跨界合作对文化产业的创新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语言的经济价值属性得到了学界和经济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特色化的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构成了中国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领域。同时,基于上述资源的文化产业开发、与相关产业的跨界交融,正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基于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资源的语言经济与其他文化产业类型的跨界开发和合作发展。
1、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跨界合作与开发
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特征就是寻求差异化旅游体验和特色化内涵消费。而在具有特色化的景区、景点,往往能够巧妙的运用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到内蒙古旅游体验一场呼麦(入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视听盛宴,南下苗寨受邀到苗族歌舞的表演队伍中,将是记忆深刻的文化旅行。此外,各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带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服饰、民族语言文化的音乐光碟、特色语言文化话剧小品、歌舞表演等也成为繁荣地方旅游市场的重要形式。
2、与演艺产业的跨界合作与开发
地方方言为核心的曲艺表演、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民族歌舞表演,是中国演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跨界开发的有效形式。从方言和民族语言中挖掘创作灵感、灵活运用语言资源,能够创作出更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演艺类节目,也为中国演艺事业走进群众、走向世界,提供一流的、高水准文化作品。
在语言与言辞产业跨界合作之路上,许多优质节目成为经典,如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杨丽萍女士主导创作的《云南印象》大型歌舞表演,邀请云南各村寨少数民族人民参演,以原生态的语言和表演形态,给全国乃至世界(曾到多个国家访问演出,受到广泛好评)带去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刘三姐》以刘三姐故事传说为源头,将广西少数民族歌舞表演、语言文化结合现代音乐、舞蹈、实景演出的表演手法,创作出极具视听魅力的优秀作品。
3、与传媒产业的跨界合作与开发
普通话作为我国电影、电视、广播媒体传播的强势语言,其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而地方方言类节目、作品与普通话类节目、作品相比,同样具有存在价值和群众基础。近年来,各地方电视台推出了许多特色型的方言类节目,方言类电视节目呈现了一种蓬勃发展之势,一度成为电视台收视率新的增长点。如齐鲁卫视的《拉呱》大量运用了济南方言,《雾都夜话》(重庆电视台)、《新闻睇》(广州电视台)、《越策越开心》(湖南电视台)、《新老娘舅》(上海电视台)等方言节目的收视率也较高。而大量运用方言的影视剧作品,也获得了高收视率和高票房,如古装大型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大量存在的陕西方言、山东方言、东北方言等,收到了很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此外,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的文艺电影、微电影、配音影片、在线音乐等作品,也自觉不自觉的从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中寻求突破和创新亮点,经过方言配音的《让飞》等国产影片,人们从另外一个视角既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也对影片有的新的认识。

点赞:5551 浏览:1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