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转化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转化是由外在文本的“文”向学生内在的“意”的转化过程,是把规范的、精美的文本语言转化生成为学生内在语言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实现外在的文本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学生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实现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转化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一、情境对话:推动语言理解

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表达语言的方式也会不同。在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表达,情境对话为创造多元理解、多元表达的个性课堂提供了舞台。
《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可以设置“采访”的情境,引导儿童进入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内在语言的积极思维过程中。
师:(指学生)老大爷,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的转化对策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您今年多大?
生:70多。
师:(启发)如果你是课文中的老大爷,你会怎样回答?会做什么动作?读读课文,再试试。(生揣摩,尝试)
师:再问,老大爷,累不累?
生: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边说边做出悠闲的动作)
师:这么大年纪,您还是早点退休吧!
生1:不,这儿的景色这么美,我怎么舍得呢?
生2:这儿的生活可有意思了,不信,你也来体验一下。
生3:这儿的空气好,泉水好,景色好,我怎么能走呢?
通过创设对话的情境,师生角色转换,转变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自然亲切互动,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在个性理解基础上演绎人物,表达情感,有效地建构对人物的理解,实现了从课文文本到学生语言的再创造,推动了学生思想和智慧的深度拓展,真正体现出学习的本义。

二、文白对照:推动语言转化

教学《孔子游春》“孔子言志”这一教学环节,可充分利用文白语言的对照、补充,有效地推动语言的转化。
师:孔子的原话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出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之。”)希望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能够安享幸福,用孔子的话怎么说?(老者安之)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用孔子的话怎么说?(朋友信之)
师:年轻的弟子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你觉得原文括号里应该填什么?说说你的依据。
生1:(读课文,议论)我觉得可以填“远”,因为孔子说年青的弟子都能够有远大的理想,“远”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2:我觉得“想”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3:我觉得“怀”能准确地表达这个意思。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到底原文是哪个字,课外可以查一下《论语》。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对照孔子原文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课文中的语句与孔子的原句建立联系,理解“老者安之”和“朋友信之”的内涵,并创造性地通过“猜想”使学生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完成“少者( )之”的填空,实现了课文语言向自身语言的转化。

三、随文练笔:推动语言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相互结合,相互推动。结合课文,在读有所感读有所悟的时候,随机进行小练笔既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升华,也是学生表达情感、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在教学《秦兵马俑》时,笔者从插图人手,引导学生开展随文小练笔。
师:观察这一组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图片,有什么感受?
生:这么多的神态,让人觉得像真人一样。
师:看着他们,你觉得他们都在做什么,你能听到他们在说什么,选一个感兴趣的说说。
生1:我特别喜欢这个俑,他好像在眺望远方,可能是想念自己的家乡。
生2:我喜欢那一个,他在沉思,我觉得他在深思作战的策略。
生3:这个俑的笑容我特别喜欢,好像我和他面对面,可以说话似的。
师:这么多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你能模仿课文的介绍,把这些秦俑鲜活的生命写出来吗?
读写结合的教学是转化语言,建构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内涵,在练写中深化学生的情感,内化文本的语言,实现了从文本语言向学生语言转化的目的。
语言教学,只有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利用有效的资源,创造适合的情境,才能帮助儿童生成自己的语言,做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自由境界。异的兵马俑,你能模仿课文的介绍,把这些秦俑鲜活的生命写出来吗?读写结合的教学是转化语言,建构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内涵,在练写中深化学生的情感,内化文本的语言,实现了从文本语言向学生语言转化的目的。语言教学,只有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利用有效的资源,创造适合的情境,才能帮助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1221 浏览:9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