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现代文学,不可无“我”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同济大学中文系在2013年10月19日召开了题名为“现代文学:叙事与空间——兼与徐中玉、钱谷融先生座谈”的学术研讨会,老一辈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钱谷融与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中青年学者就现代文学研究范式转换的一些理由进行了研讨。本刊主编应邀参加会议。
万燕(主持人,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今天,能请来徐中玉先生和钱谷融先生,是我们同济大学中文系的荣幸,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荣幸。
张生(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两位老先生到同济来,我很感动。
两位前辈是我的学长,他们见证了交大和同济曾经的文科,也见证了前几年的文科复建。现在缺少人文精神,我们对工科大学中文系的建设是有想法的——包括学生的综合性培养,文科的重新建构,综合大学的空间和性质——希望我们的学术界有自己的学术空间,老师有发展空间,学生有学术前途。
两位老先生来此,对于各位老师和同学而言是激励。感谢两位老先生的到来,感谢各位与会嘉宾。
徐中玉:很高兴来同济,我曾经在这里做过事,呆过一段时间,我很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同事,他们都向我提供了好的做事策略。
钱谷融:我到这里一个特殊的感受是,中文系男孩子到哪里去了?
忆旧
张中良(上海交大中文系特聘教授):两位先生都是从民国时期过来的。民国的大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究竟什么样?我们很期待徐先生和钱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
钱谷融:我是民国八年(1919年——编者注,下同)生现代文学,不可无“我”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808s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人,在民国过了30年。当时很自由,可以批评专制、,就是骂,也不在意。
后来我做了38年老师,也被批斗了38年。我也没有什么反动思想,但我的思想总是慢半拍,一旦管我,拘束我,我就会觉得不自在。解放后,大家都希望进步,可是我这个人既无能又懒惰,一直跟不上。今年(时为2013年)我95岁,解放的时候我刚好30岁,65年来,我总觉得我的思想行动慢了半拍,不能与时俱进,但我不是与时代格格不入。我也知道这样不大好,但我能够保持自我,没有丧失自我。我经常去公园看小孩子,因为孩子很天真,天真最难得,天真最可贵。每次开会,与年轻人在一起,我觉得很开心。
我基本没在南京大学读过书,我一直在重庆大学读书。大学很大,四十几个系。当时中文系老师穿西装,外文系穿中山装,大概是互补的意思。在大学,有个课程叫“国文教学法”,学校要求伍叔傥 (1897~1966,曾任大学国文系主任长达十年)先生教这门课,可是他看不起这门课,他就给我们上《文心雕龙》,不讲教学法。
那时候伍先生离婚了,一个人住在单身宿舍里,我们特别谈得来,伍先生喜欢带我下馆子,还喜欢到乡下去,乡下蚕豆刚刚上市时,就在小酒馆里喝酒吃蚕豆。当时的校长是罗家伦,他讲《三义》,我们也不去听他的课,期末考试他出试卷让我们答,我们没看过书,也不去听课,没有办法,大家只好公开抄书,他也拿我们没办法。乔大壮(1892~1948,近代词人、篆刻家,曾任大学艺术系教授、词学教授)当时骂他“一身猪狗熊,二眼官势钱,三才吹拍骗,四无礼义廉”。
万燕:当时学生可以骂校长,校长监考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公开抄书。
汤惟杰(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当时大学中文系的招生情况怎么样?一届收多少学生?有多少教授?
钱谷融:当时中文系就招十来个人。一届只有两三个学生,老师倒是有十几个。大学的本部在(重庆)沙坪坝,那里风景很美,我们在那里真是自由自在。系主任也很自由散漫,我常跟他一起散步,喝酒聊天,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界限。他带我们到北碚、嘉陵江等地方玩。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您喝酒,生活费从哪儿来?
钱谷融:系主任请我们的,他工资很不错,他和朱家骅(1893~1963,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是连襟。
倪文尖(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万燕本事很大,能把两位老先生请到这里来。这是钱先生在公开场合讲话最多的一次。
今年(2013年)11月8号要给徐中玉先生办百岁华诞,徐先生退休的时候给我们华东师大中文系捐了100万。他自己也没什么钱,特别让人感动。“”之后中文系的样子是徐先生奠定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南师大开会,我们在中山陵,我们要搀着徐先生,徐先生还生气地说:“还要搀我?”这个我印象很深。
张屏瑾(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我唯一的母校是华东师大,从本科到博士在那里呆了11年,王晓明是导师,倪文尖是我本科的班主任。刚才学生给二老献花的时候,让我也想起了当年我给二老献花的场景,当时是华东师大要给二老办一个生日会,我的班主任就叫我上去给二老献花。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有一次我和钱先生等人到杭州,我们都跑去看庙,钱先生不看庙的,说天下的庙都一样。当时他和殷国明兄下棋,殷国明赢了几盘,钱先生说:“怎么不让我赢几盘?”
钱谷融:人文风景我不一定要看,我要看自然的东西。
万燕:钱先生特别喜欢美食,特别喜欢桥牌。钱先生最喜欢的书是《世说新语》,请钱先生谈谈民国时的电影和美食,以及为何喜欢《世说新语》这本书。
钱谷融:我解放前很喜欢看美国(上世纪)40年代的纪录片。上海当时的美食不多,雇一辆三轮车全家去吃馆子,我每一家馆子吃半年,后来就吃遍了。为何喜欢《世说新语》?因为那是一段一段的,很短,没事都可以看一看,又不太占用时间。里边的人物也很有趣,比如王献之的“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不让马班”“公家之言,事外远致”等等,都是很有趣的故事。
教学
袁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两位老先生都是我的老师。在座的诸位中,我可能也是他们最早的学生。我是“”之后华东师大的学生,我是最早听他们的课的。我当初进校的时候,教材还是“工农兵文学”的教材。那个时候中文系的面貌要转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意识形态培养之下的学生,留下来的都是政治上比较过硬的。在这种情况下,中文系面貌要转变,就要靠建国以前留下来的学者。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现代文学,不可无“我”相关论文由www.808so.com收集

点赞:20707 浏览:9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