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从油画语言电影《红高粱》色彩表现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今世界电影存在着表意和写实两种传统,表意影片通过对空间、色彩和声音的运用为观众提供一个独特的光影世界,吸引观众的眼球。电影《红高粱》中的色彩是其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本片通过用这种油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文化内涵,不仅冲击了观众的视觉,而且对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倾向产生了影响,但影片中的每一种色彩都有特定的含义,本文就针对本片从油画语言对它的色彩表现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油画语言;《红高粱》;色彩表现
当今世界电影存在着表意和写实两种传统,表意影片通过对空间、色彩和声音的运用为观众提供一个独特的光影世界,吸引观众的眼球。电影《红高粱》将色彩表现运用到极致,以下就对该影片的色彩表现进行分析。

一、贯穿影片始终的红

(一)红在翻腾

在中国,红色是喜庆欢快的象征,也是气氛活跃和个性张扬的标志。《红高粱》从一开始就是大片的红色和钩织出来的画面,引导观众进入一种兴奋的状态。其中十八里坡的贫瘠荒凉、黄土飞扬表现出了存活环境的艰难,同时也衬托出了生命力的顽强。而“我奶奶”身着红袄、红裤、红鞋、红盖头,加上那红头绳、红耳坠、红脸庞,将强盛的生命力和原始的联系在一起,这些红色基调再同那十八里坡的野性场景结合起来,将整个空间弥漫在这血红偏黄的色调中,继而响起的高亢嘹亮的唢呐声使观众瞬间情绪高亢起来,好像要将某种内在生命的原始冲动和某种压抑至深的某种痛苦毫无节制地喷涌出来,使观众猝不及防地陷入到一种纯粹的情节体验当中去。天空、大地和汉子们的皮肤是浓淡不一的褐色,而在这大片黄褐色包围下只剩下跳动的红轿子,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这大片的从油画语言电影《红高粱》的色彩表现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808s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红色在尘土飞扬的褐色中晃动给人以躁动不安之感,这反映出了女主人公当时悲愤和慌乱的心情,同时这也暗示着强烈的爆发力,为女主角回家与父亲闹翻埋下伏笔。一直到“颠轿”这场戏结束,夜幕降临人们都回到酿酒作坊才转入了典型的深蓝色天空,同时给影片留下了深刻的红色印象。

(二)红在抗争

“我爹跟我说过,自打看了那天的太阳就落下了病,不管看什么都是红的。”《红高粱》有多个镜头将整个画面都渲染成了红色,其中很多都是表现了人的抗争。例如“我奶奶”在轿中时,她当时正是如花似玉的好年纪,却要硬生生嫁给年近半百的酿酒铺有麻风病的掌柜李大头,而命运造人,父母之命不可违。且不顾好报坏报,生得生不得事端非事端。“我奶奶”决绝地扯下盖头,在颠簸的轿子里心如死水、泪如雨下。顺从命运不愿,反抗命运不能,一把黑剪子左右摇摆。又如日本入侵,那一片高粱地被村民开路压倒,秃三炮、刘罗汉残忍被害,激起“我奶奶”和男人们的愤怒。红,成了揭露日军暴行的证据,杀,剥皮,流不尽的鲜血,将画面染成了血红色。一个民族的耻辱、悲哀,被红色渲染出来。似乎故事该结束了?但没有。在抗争中,“我奶奶”倒在了一片高粱地里,此时的逆光运用,“我奶奶”的伟大及爱国情怀在光线中得到了升腾,“我奶奶”的血与红高粱酒相互交融,红色充斥满了镜头,红色的高粱酒以及祭酒神时大家唱起的敬酒歌,体现了他们的豪迈之情,这里的红,代表了成功,兴奋;红色的高粱酒以及酒碗里燃烧的复仇之火,又体现着他们的愤怒和仇恨。再如“娘,娘。上西南,高高的大路,足足的盘缠,娘,娘,上西南……”随着父亲一声声童稚高亢的声音回荡不绝,我爷爷牵着他的手在剪破的月影下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用鲜血溅红了高粱,将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了稀泥,人月深处,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了血海,奶奶也安详地倒在了血泊中,高粱齐声哀鸣,太阳出来了,被暗红色的血染成了深红,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红色。前者渲染一种愤慨、冲动却无奈的情绪,暗含着对残留封建主义和唯利是图行为的批判,后者,整体画面为红色,只用黑色线条勾勒出人物轮廓,渲染了悲壮气氛,体现了“我爷爷”“我爸爸”对“我奶奶”的哀悼和敬意,包含了对女主人公一生的赞颂。这些不仅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且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结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红色的扩张力获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黑红色的高粱舒展流动充满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最后爆炸时的火光、鲜血、红高粱和日全食所带来的全红色的感官世界,把电影的色彩推到了极致和,这是对生命的永恒赞歌。存活,死亡,爱情,幸福,仇恨等种种生命体验,就这样集中在了一部一百多分钟的电影里化为生命的红。

(三)红在爱与期盼

电影中红是一种热情、一种张扬、一种爱和期盼。高粱酒红得如血,祭酒歌雄浑有力。“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血性的汉子,血性的爱,血性的生命,被一片红色有力铺展开来,诠释着男人们与“我奶奶”共同的信仰。红色的烛火好似暗喻着罗汉大哥对九儿暧昧的情愫。罗汉大哥其实心里喜欢九儿,通过他张罗重开酒厂,筹钱帮九儿赎身等都可以看出来,但是他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却依旧义无反顾。再到后来,“我爷爷”的到来,酿成了十八里红,才使他彻底放弃,并决定离开,投身革命。这里的红是一种暧昧、孤独的红。“我爷爷”在高粱地里和“我奶奶”发生肌肤之亲,犹如祭神的仪式一般,而后影片的调调却变得异常活跃。“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我爷爷”躲在高粱地里,跟在“我奶奶”后边,给他唱起了歌。此时的“我奶奶”穿着红棉袄骑在小毛驴上面,面色红润。此处的红象征着生命的红,是心灵相通、愉悦的红。 “我奶奶”在为“我爷爷”送饭的路上,倒在了日本人的口下,更可以说是“我奶奶”倒在了对“我爷爷”的爱里,倒在了那火红的炽热的高粱酒里。从此以后,“我爷爷”就着那天的那轮太阳,活在了红色弥漫的土地里,时光定格,永恒定格在“我奶奶”倒下的那个瞬间和之前那幸福的微笑的脸上。我想“我爷爷”会永远思念着“我奶奶”。那身红色的衣服,那张红润的脸庞,那抹微笑以及往后的种种。他将看着豆儿长大,看着爱和生命在不断延续,而永远活在有“我奶奶”的记忆里,历久弥新,亘古不变,深沉而执著,因此,红也是一种期盼!本片的最后通过“日食”的巧妙设计,让原本的红或说橙黄瞬间变成了黑,这个黑可能是人们鲜血形成的化学效应,可能是“我爷爷”内心的绝望,可能是一个民族的哀史,可能是虚,可能是实。日食后,画面又变为了刺眼的红。在日食前的红,是人性的热情张扬。日食后的红,是对人生的迷茫,世界的迷茫。影片结尾时,豆儿那张被红色弥漫的脸,大声喊着童谣:”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这不仅是童谣,也是人们内心的期盼,美好的愿望。

二、《红高粱》中的黄和黑

《红高粱》以单调的红色为主色铺陈出的浓重气氛,和由此而弥漫开来的和狂野、与罪孽给我们的眼睛与心灵带来难以抹去的光影记忆。然而,除红色之外还有和黑色,这些短暂停留的颜色,并不是可以简单略过的陪衬,也不是随心随性的点染,其每一种颜色都有着深刻的含义,那它们到底是什么?
(一)家园
影片鲜明的影调调动着观众的情绪,不仅将影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进行了说明,它也代表了炎黄子孙,为影片的部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导演张艺谋本身是摄影出身,对颜色的定位十分敏感,在影片中恰如其分地使用相应的颜色作为一部影片的基调,开始的“大红轿子黄沙飞,大红高粱黄土地,十八里红黄焰飘”都是作为影片里的一种颜色的象征。在的黄土高原上,红色高粱和炎黄子孙都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生活着,展现了一种顽强喷薄的生命力。影片中由对角线构图、大远景来展现出的铺天盖地的浓郁,将故事定位在大西北那一片十分贫瘠的大黄土地上,尽管环境对人有较强的影响,但是并不代表穷山恶水出刁民,反而是磨炼了炎黄子孙的坚韧性格和不屈精神。影片中投身革命的刘罗汉和执拗倔强的爷爷做出了最好的阐释,甚至是曾作威一方的土三炮在面对日本人时也显示出了自己的骨气,他们都是黄土高原人的代表。正是由于他们将自己的根深扎于这片土地,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存活、生活,并在面对国难时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将生命的顽强和活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黑色压迫

影片一开始采用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此时的画面屏幕是全黑的,然后镜头中出现了九儿一脸呆滞的镜头,此时她受父母之命要将自己嫁给十八里坡的麻风病人李大头。此时她的内心定如这画面一样被这封建教条的黑色牢笼所禁锢。
在颠轿时她藏在怀中的剪刀是她反抗着黑色禁锢的萌芽,洞房时对李大头举起剪刀是她对命运的抗争。她与余占鳌的结合则将这黑色的封建礼教打破。李大头死后,九儿接管酒店并将钥匙交给罗汉大哥,与大伙同吃同干,与大家平起平坐则是新制度的曙光。影片中的黑色不仅代表了封建礼教的压迫,更是日军对国人的压迫。日军在修建到青沙口的铁路时,抓我四十万同胞做民工,踏平了这里的高粱地,同时杀害了土三炮、老杀牛匠,并将身为员的罗汉大哥剥了皮,致使我同胞心如刀割。罗汉大哥在被杀害时至死仍然在骂日本人,这显示出我炎黄子孙面对侵略时的不屈气节和对死亡的无所畏惧。九儿在送饭途中被日本人杀,众人冲出高粱地,顷刻间烈火充斥着画面,他们用躯体在日军侵略的黑色恐怖中炸出一道绚丽的红光。当余占鳌从尸体堆中爬起来,面对死去的弟兄,他和儿子一同站在九儿的尸体旁,随着太阳由红转暗,日全食的出现消失,这两位中国汉子在红日下挺立在高粱地中,如同不倒的丰碑散发着红色的光芒。这是我国劳动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侵略的誓死抵抗。
三、结语
整部影片留给人们的就是炽热的红、赤血的黄和压抑的黑,这正是导演通过他摄影的特长,运用红色、和黑色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我炎黄子孙用生命捍卫自己土地与尊严,用血肉冲破了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对抗外来侵略的毒害,闪烁着生命中黑色所无法侵犯的红。
[参考文献]
[1] 张荣美.解读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运用——以《红高粱》为例[J].电影文学,2010(23).
[2] 张国宏.论张艺谋电影中的美术艺术[J].电影文学,2007(15).
[3] 宋爽.“后奥运时代”张艺谋电影的新艺术特质——从《三拍案惊奇》看张艺谋新电影[J].大众文艺,2010(06).
[4] 陈向春,欧阳韬,马延峰.高校围墙里“侃”电影——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师生座谈会纪要[J].当代电影,1993(05).
[5] 周铁东.大舅二舅都是舅[J].大众电影,2010(03).
[6] 崔茵.论张艺谋电影的画面色彩与内涵[J].剧作家,2008(02).
[7] 陈国华.张艺谋电影的美学内蕴探析[J].电影文学,2008(19).
[8] 何东,卫铁.从高粱地摇到外婆桥——漫谈张从油画语言电影《红高粱》的色彩表现由优秀论文网站www.808s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艺谋电影模式的失落[J].文化月刊,2000(05).
[9] 卜一丁,张娜.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应用[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4).
[作者简介] 杨友成(1964—) ,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点赞:24366 浏览:10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