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目和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特点出发,分析了现行教学过程中的理由,对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指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整个《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C语言;教学改革目的;教学质量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承上启下基础课程,在高校本科教学中各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重要技术入门课程,在各高校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宗旨是把《C语言程序设计》从以往的应试课程转变为一种实用工具并使学生了解类似的其他编程语言的学习策略,主要目的不再仅仅限于使学生机械地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而是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去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作为一种启发,从中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策略,培养学生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不管使用什么编程语言,都能融会贯通的应用这些思想和策略的能力。
1 改革的可行性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围绕课本内容和知识结构, 通过教师说学生听的策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如教师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制约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过程等。这种传统教学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单方面的思想灌输或信息传递方式, 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无选择的接受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策略。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才的主体。随着应用本科推广,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教学的重心,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教学的策略也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目标需求,从而提出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的改善,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兴趣和效果。
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合理和科学组织教学内容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多数有关程序设计的教材中一般都会有以下这些理由存在:(1)例子不是实际理由,只是为了说明解释语法而创建。(2)只说明语法组合策略,不注重整体结构的剖析。(3)很少有分析与说明错误程序的内容。为解决这些理由,必须编写内容与实际理由结合,其中例子兼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教学内容中引入项目案例。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与目的, 精心选择有实验性、代表性的实际案例, 案例用程序实现的难易程度还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教师对和实例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加工, 使内容具有典型化, 以便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提前将实例的说明资料, 以及与实例有关的知识点、理论说明资料等交给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理解、深思案例。要求学生分组在课堂上使用这些资料, 通过分析与讨论, 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需要解决的理由并提出解决理由的方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案例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并总结。通过项目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思维策略,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应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以实践为背景,以程序设计策略为重点、以语法和结构为中心,以提高兴趣和培养解决理由的能力为目标,重视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提出几种实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案例—任务驱动教学策略、设置错误寻求正确答案教学策略。
3.1 案例—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
“程序设计语言” 强调的是“设计”,应当从“设计”入手,以程序设计理念与解题方式为重点,注重程序的编写过程,最重要在于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当由浅入深,要做到精、准、易。精就是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准就是能够反映本次教学内容的本质;易是简单易懂,不能过度复杂把以免学生无法解题,戳伤积极性。
3.2 给出错误找寻正确答案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给出一些带在算法和语法上有错误的程序片段,引导学生产生一些疑问,去深思,这样编程为什么出错?为什么这样写的程序得不到应有的正确运转结果?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这些错误的方案,并修正这些程序中的语法或算法上的错误。
4 改善教学方式
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少量的板书、现场演示编程过程”的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融合,使课堂上老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课堂上展现量大的信息,图片与文字相结合更加直观,可以实现算法的动态演示方便解说和理解,同时利用编译系统演示程序从编辑、编译、链接、运转到测试与调试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对程序设计有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缺点是每页的幻灯片内容有限,一节课要更好大量的幻灯片,不便于学生进行前后内容的对照。内容更新速度过快,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传统的板书教学法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少量的板书,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可以实现传统媒体与多媒体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二者的优点。教师现场演示编程过程,目的是避开“只说不练”,达到 “ 以学生为主 、师生互动”的目的,虽然加大了教师授课的不确定性和难度,但是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由教师一边带领学生查找错误,一边讲解如何找错和如何改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也真正体现了“按照学生的学来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教、启发引导、精讲多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教学宗旨。
5 总结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各方面提出了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表明, 该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地到学有所需, 学有所用, 学有所为。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理由(下转第267页)(上接第81页)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编写程序和程序调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唐世纲.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6(16):47-49.
[2]张索君.《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科学学院学报,2010,2.
[3]庞晓琼.案例驱动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53-64.
[4]薛小锋,薛向.红案例教学在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4):80-82.
[责任编辑:薛俊歌]

点赞:27376 浏览:12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