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广播文学节目主持风格构建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作为广播文学节目,纯粹依靠声音传达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引领听众进入文学的美好境界,要求主持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对此,本文重点围绕作品背景和思想情感渲染、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了广播文学节目主持的风格构建,旨在提升广播节目质量,推动广播事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 节目主持;广播文学;主持风格;思想情感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7-0203-01
广播文学节目,主要指对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做有声化处理的广播节目类型。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广播文学节目曾经盛极一时,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受各级电台低成本、短周期、高产出的节目生产模式影响,广播文学节目逐渐被边缘化,昔日的 “盛况”不再。诚然,广播节目的率领也受到了多元媒体的影响,但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内在的,因此,调整思路,创新发展,打造节目特色,是广播文学节目当前面对着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本文重点围绕作品背景和思想情感渲染、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了广播文学节目主持的风格构建,旨在提升广播节目质量,推动广播事业不断发展。
1 交待作品背景,说出作品意味
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创作时代、社会环境、创作过程,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和成就等等,交待作品的背景是欣赏作品必须的向导,在朗读正文之前必须要有背景导读。但是,背景导读与正文朗读读法不同,正文要读,背景要“说”,要自然、亲切、生动地“说”,循循善诱的“说”,引人入胜的“说”,要先“说”夺人,说出意味,说出境界。通过“说”,为受众打开一扇诱人的窗户,渴望听下去,急于听下去,欲罢不能。
如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优秀小说作品《水浒传》,对其背景的“说”应牢牢把握住三个要点。一是小说的年代背景,即北宋末年,节目主持应紧扣小说主题,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用简略语言描绘出来,以期让受众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二是小说的人物背景,《水浒传》中的人物脉络极其庞大和复杂,三言两语几乎不可能将其概括出来,但节目主持可从小说人物的出身背景入手,如农民、地主阶级、军官等等,让受众了解小说的人物关系和脉络,并配合小说的背景描述,让受众了解小说的阶级关系;三是小说的创作背景,这一环节是表达小说思想情感的重点,小说的作者出生于明代,内容描述宋代,虽然施耐庵在创作时借鉴了南宋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和一些民间流行话本,但仍然从小说中能看到明代的影子,而这些,对受众了解小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2 体现作品思想,读出作品内涵
广播节目手段单一,靠“听出”思想、情感殊为不易,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独特的音韵和美好的意境,而通过音韵可以感知作品,通过意境可以领悟作品。因此,这就要求广播文学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深刻理解作品,准确把握作品,通过声音让作品内在的音韵呈现出来,并通过声音让作品的意境展示出来,通过声音让书面的文字活起来、动起来,通过朗读充分表现作品丰富的内涵,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和自然而然的沉浸其中。
虽然节目主持在表达作品内容时以“读”为主要手段,但个人情感的流露和音韵的抑扬顿挫是表现作品思想和内涵的重要途径。如现代小说《四世同堂》:做惯了生意,他的脸上永远是一团和气,鼻子上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节目主持用略带笑意的描述,表现出和气和亲切感)。但今天,他的神色可有些不对(口气开始凝重)。他还要勉强的笑(旁观者的口吻),可是眼睛里并没有笑时的那点光……笑的时候,他几乎不敢大大方方的抬起头来(用不安的口吻)。如此,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将祁天佑的形象完整的展现出来,更突出了他的心理活动,使受众能够感受到他的思想情感和心理表现。
用个人情感和音韵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和内涵是一种艺术,主持人的主持功底和文学素养由此而表现的一览无遗,正是由此,才建立了连通受众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桥梁,才让受众切实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并建立共鸣,从而更乐于通过广播媒体来接收信息。
3 营造作品情境,构建倾听氛围
文学节目属于曲高和寡的“窄播”节目,在编排、主持时更应该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收听环境,否则就会让人听的很累,不愿意听。首先在内容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季节、气候、节令、时间、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听众当时心境的作品。比如中秋节就选择关于秋天、圆月、团圆的作品,上下班高峰时期就选择轻松幽默、能够舒缓情绪的作品。其次要恰当的配以烘托主题、强化情感的音乐,如清晨播放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莫扎特的G大调回旋曲,黄昏或夜晚播放肖邦的《第一即兴曲》、法国的童声《双童协奏曲》等等;第三,要把握节目的整体节奏,注意“留白”,安排不能太满、太紧,不能一气呵成、一灌到底,让人疲惫、厌烦。
但“留白”绝不是插播广告,而应当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设疑”。如《老残游记》第一回《土不治水历年成患、风能鼓浪到处可危》,小说中的描述为“未知三人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此时,节目主持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应当描述为带有设疑色彩的倾听环境,如:三人的经历如梦如幻,却又真到了极点;他们的小船能躲过众人的袭击吗?他们又是否能够平安上岸?老残又会经历哪些遭遇?诗曰: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如此,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将第二回内容笼统的表现出来,更创设了一个带有疑问色彩的情境,使受众满怀兴趣的听,充满期待的听,而广播文学节目也由此而呈现了特色,展现了广播媒体特有的艺术魅力。
4 结论
总之,广播文学节目主持的风格塑造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主持人应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重点培养自己的播音技巧,不断积累播音经验,让声音更有穿透力,更能引发受众的共鸣,从而让播音文学节目更具魅力,构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喜财.广播直播车的构思与制作[J].音响技术,2010(2).
[2]姚雪.传媒语言的特色与规范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张黎.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回响及其与“现代性”之关系[D].复旦大学,2005.
[4]马晓萌.播音员在主持节目中如何把握情绪[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6).
[5]凌江.播音创作中对稿件整体性的把控探析[J].中国广播,2011(3).
[6]魏秀玲.全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展[J].视听纵横,2011(4).

点赞:20997 浏览:9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