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华裔美国文学我国形象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有别于一般作用上的本土文学形象研究。中国形象是华裔作家在“若我非我”的自我表述中诠释的一种“他者”形象,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等角度这一课题无法回避,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贯穿其中,多元因素成为研究的主线。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对于了解华人和华裔的异国文化土壤,探寻他们的双重文化身份,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对增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之活力大有裨益。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溯源
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中相交,于矛盾中相融,撞击出绚烂的文明之光。民族与文化的认同过程,如同江河东流奔海,为古今中外的无数文学作品提供了极丰富的创作源泉。最早而又活灵活现的精彩一笔,当属13世纪意大利旅行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的《马可·波罗游记》(Trels of Marco Polo),也称《东方见闻录》(Tales fromthe East),这是让西方人较全面感知中国的第一部宏大著作。屡有后世研究者怀疑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再观此篇游记,或许故事有欠真实,辞藻略显浮夸,但是,元代中国神秘的风土人情,繁荣的商贾贸易,华丽完善的城市设施等富庶的东方大国形象,在当时还是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强烈向往,极大刺激了欧洲大陆开拓世界范围探索之路的进程。
16世纪西班牙修道士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JuanGonzalez de Mendoza)撰写的《中华大帝国史》(GreatNationalHistoryofChina),涵盖了明代中国以及上溯到黄帝的林林总总的强大发展史。远到神农和老子,近有汉字与户籍,甚至连吃吃喝喝的酒宴场景也被描绘得细致入微,这是当时欧洲近距离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不过,门多萨穷其一生也未能实现亲临大中华国土的宿愿,史书全名《依据中国典籍以及造访过中国的传教士和其他人士的记叙而写成的关于中华大帝国最负盛名的、礼仪和习俗的历史》,客观地反映了这部著作的创作来源和文献依托。非第一手资料的著书背景,使著作真实中略带一丝想象的传奇色彩,这正是16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6世纪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hew Ricci)是另一位东西方文化交流大成之人。半生的中国居住经历使他的著名文献《利玛窦中国札记》(china in the 16th Century:TheJournals of Matthew Riccil极具史料价值。既有旁观者的清醒视角,又有参与者的直观感受。《札记》中称赞明代的中国是个幸福智慧的国度,但也掺杂了一丝灰暗色调:奢侈浪费,纵情于声色之乐,军事管理和装备差等。这种描写映射了明末的中国逐渐走向衰败的历史形象。
历经无数心耕笔耘的文化传播者,中国形象,连同灿烂的文明,也许还有封闭蒙昧的国民存活状态,一步步迈上世界舞台。但是,这种对华夏文明的审视主要徘徊在欧洲旧大陆地理范围。
华裔美国文学的成长与华人形象的时代特点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矿的发现与开采,为劳动力匮乏的美国本土引来了大量铤而走险的赴美华人华工人潮,一个崭新的种族群体在这块新大陆上慢慢汇集成流。
1,华裔美国文学的“中国血统”
淘金过后,经济衰滑,美国固有的思想从此抬头,加之排亚风潮和《排华法案》的签署,无情席卷了这个吃苦耐劳的异族群体,之后半个多世纪里华人的入美留美之路就此减缓甚至阻断。噩梦般的60年过后,随着1943年该法案的撤销,新一代华裔有机会在白人的文化氛围中出生、成长,中美的文化融合之路逐渐开启,一大批华裔作家开始崭露锋芒。这是一股全新的华人文学创作力量,无论作品主题,还是人物塑造特点,无不与这段抗争、同化和蜕变的时代有着莫大的关联。他们聆听着上一代屈辱偷生的心酸往事,耳濡目染着父辈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思想,秉承着神秘华夏的精神信仰,种种现实与体验,都淋漓尽致地点缀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他们的文字,流着中国人的血液,呼着中国人的气息,绘着一群有血有肉、顽强不屈的华人面孔。
埃迪思·牟德·伊顿被誉为北美华裔小说家第一人。在在美华人如临冰峰的恶劣时期,跟随英国血统的父亲,他们举家迁到美国。作为仅有一半中国血统的欧亚裔青年,她本可以过着逃避求存的生活。但她选择了直面惨淡,勇敢地为自己取了个中文笔名,水仙花(Sui Sin Far),用睿利的笔锋捍卫着母亲传给她的那一半中国血统,刻画的却是一个个完整的中国人形象。“Ku Yum”(苦人)是水仙花作品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的称呼,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个名字,不属于某一位受尽生活凌辱的华人妇女,也不单是哪一个饱尝艰辛的华裔孩童,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符号,这个中国苦人的形象中,有绝望、有挣扎、有飘零,又有依然能够苦中寻乐的不屈的斗志。这个形象贯穿了一代旅美华人和二代华裔的整个移民斗争史,这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悲剧,刻下了一段华人的移民屈辱史。水仙花是这样为她心中的中国形象放歌的:我以自豪的心境幻想在焚尸的木柴堆上逝去,一个伟大的精灵从火焰中升腾而起,他向那些曾经讥讽过我们的人们宣布:听着,中国人民是何等的伟大、光荣、崇高啊!
马克辛·洪·金斯顿(Maxine Hong Kingston,1940-)(中文名汤婷婷),以第二代在美华人身份,成功跻身于当代美国文学界最著名的华裔作家行列。她的传记小说《金山勇士》(china Menl再现了一百多年前赴美华工的奋斗与血泪史,美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就有着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劳,苦难与不屈的中国人形象跃然笔端。
2,华裔美国文学之“美国制造”
20世纪中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攀升,在美华人与华裔后代的民族自信心慢慢回复,美国主流社会也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关注并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相关领域。大学里开始陆续设立中国文化研究机构,为华裔美国文学走向繁荣赢得了读者群和传播市场。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 movement),造就了一代嬉皮青年和激进人群。他们反抗一切现存主流文化,发起校园运动,反战,渴望和平,倡导妇女解放运动,支持黑人民权运动,唱摇滚,甚至吸毒、裸奔。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大环境下,种族与民族差异的枷锁被打破。华裔作家,代表美国少数民族文学一派,写作热情和题材极大丰富起来。这些二代、三代移民作家,接触并继续接受着美国本土的白人教育,中、美两国迥异的文化价值观开始碰撞、对抗、妥协、交融,华裔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糅进了“美国味道”。这种文学形象的塑造,可能来自两方面因素。其一,作为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人,华裔作家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理念已经部分或者完全西化,中国于他们,是亲切熟悉的,又是遥远陌生的。其二,他们终究属于美国,这也可能是某种不经意间的文化妥协与迎合。这样的中国形象,被贴上了美国立场的审视标签。

点赞:17932 浏览:8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