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效果观察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临床效果。策略 92例肠造口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实施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导的结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教育, 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比较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需协助护理和依赖护理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掌握肠造口自我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中能自我护理占78.3%(36/46), 而对照组仅为47.8%(22/46),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 对肠造口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自我护理教育, 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推动疾病康复,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64
结肠造口是指在结肠部位做人工通道, 将肠内容物引至体外[1]。造口袋用于盛装排泄物, 主要是由于结肠造口无括约肌, 无法随意制约大便, 这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诸多困扰。传统健康教育缺乏规范性、连续性, 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而临床护理路径教育模式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对质、量、人都有明确的规定, 更有计划性和预见性[2, 3]。本次研究选取92例研究对象, 分别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结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9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6例。其中男57例, 女35例, 年龄31~69岁, 平均年龄(50.2±4.2)岁;大专及以上19例, 中学36例, 小学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策略 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传授自我护理知识, 主要是通过口头宣传、发放健康小册子、简单示范和模拟如何清洗、裁剪、测量、更换造口袋。观察组患者自实施造口术后当天起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全部内容。具体如下:①当天~第2天: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情绪、心态, 及时进行心理护理, 保证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向家属介绍患者造口的基本情况, 并指导家属如何佩戴造口袋;②第3~4天:定期与患者积极沟通, 倡议患者尝试触摸自身的造口, 提高对造口和造口护理的认识;向家属示范造口袋的放气、放便策略以及换袋注意事项;指导家属如何清洗造口和测量造口, 如何裁剪、粘贴造口袋, 分别掌握一件式和两件式造口袋操作策略;③第5~7天:向患者介绍造口袋的类型、和特性, 征求患者意见, 选用其喜爱的造口袋;指导患者观察期肠造口周围皮肤状况和黏膜颜色;向家属讲解遇到结肠造口出现臭味、腹泻、便秘、皮肤红损等情况时的处理策略。④第8~11天:指导患者正确张口呼气, 使用润滑油润滑食指, 并伸入至肛门内部3~4 cm, 每次60 s左右, 1次/d;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的倡议, 示范清洗造口袋的详细过程, 同时给予相应讲解;协助患者更换造口袋, 熟练后再让患者独立进行;定期评估患者对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换袋技能熟练程度;⑤出院当天:评价患者及家属的操作技能;向其介绍排泄物的多种处理方式, 嘱咐患者定时排便, 记录排便时间、排便量;出院后4个月左右复诊1次, 说明出院期间遇到的理由。
1. 3 观察指标 分析评价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协助护理、依赖护理等指标。
1. 4 统计学策略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
2 结果
经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 观察组的整体造口自我护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结肠造口自我护理掌握程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自我护理 需协助护理 依赖护理
对照组 46 22(47.8) 16(34.8) 8(17.4)
观察组 46 36(78.3)a 7(15.2)a 3(6.5)a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3 讨论
佩戴造口袋是肠造口手术后的必要环节,造口袋可盛装患者的排泄物, 对造口处的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 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造口术后恢复较慢, 患者必须在住院期间熟练掌握自我护理的策略和技能, 避开胀气、造口袋松脱、皮肤糜烂等并发症,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4, 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式的应用效果远不如临床护理路径模式, 主要是由于传统健康教育采用口头宣传, 操作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时间, 随意度高, 患者及其家属没有真正转变对肠造口知识的认识, 态度不够积极, 常流于形式。而临床护理路径策略是按照计划内容有系统的、规范的开展, 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有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与实施办法借鉴,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路径表, 根据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操作技能指导, 同时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一系列理由, 明白自己需接受的护理内容, 知道如何配合护理人员, 而不是患者在出现理由时再向其解释;整个过程循序渐进, 定时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操作, 循环往复, 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自我护理技能, 直到患者真正掌握为止。临床护理路径既使护理人员明确流程, 避开随意性, 还能促使患者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和操作策略, 增强双方的信任度, 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因此观察组自我护理率达78.3%, 远高于对照组的47.8%, 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
综上所述, 对肠造口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寇红艳, 侯华芳, 花霞,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17):2019-1021.
[2] 田玮.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8):1085-1087.
[3] 张阁英, 闫雪兰.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7):116-117.
[4] 张俊娥, 郑美春, 张惠芹.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护理研究, 2013, 27(26):2833-2836.
[5] 史亚丽, 吴爱须, 李彦平, 等.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护理研究, 2014, 28(14):1685-1688.
[收稿日期:2014-09-24]

点赞:35810 浏览: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