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护理人员压力来源与应对措施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代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人们健康需求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士也面对着众多的压力,如何缓解护理人员压力状况,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现代管理者面对的新课题。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是管理者应对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目前状况的科学举措。
关键词:压力源;应对措施;护理人员1672-8602(2013)12-0014-01
护理工作中,人们已认识到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护士的职业责任重、工作量大,常面对死亡或濒死的病人;在与病人及家属的接触中有时得不到理解或受到威胁等,这些都构成了护理工作的压力因素。长期的心理压力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护理工作中压力的存在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因为一系列的研究证明,护士是一项压力非常大的职业。
1护理人员的压力起因
压力的起因又叫压力的压力源,是指能够产生压力的任何事物。主要理由是人们对事物的心理反应不同,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成为心理压力源。
1.1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理由引起的压力。例如,紧急抢救患者时、抢救群体中毒事件时、新技术引进时、新岗位工作压力和护理人际关系压力等。另外,护士常常面对着角色冲突的困惑,如在工作中要当好医生的助手、患者信赖、领导称赞的好护士、同事之间的知心朋友等,在家庭中则要充当贤惠的妻子、 慈祥的母亲、孝顺的女儿等,当角色转换不当出现矛盾时便产生精神压力[1]。社会上虽然把护士比喻为白衣天使,然而护士的社会地位以及护理服务的价值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2],而导致护理专业人员面对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很大。
1.2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与大多数人的心里,导致我国护士社会地位低,不被重视,护理人员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社会上流传的"医生的嘴,护士的腿",也使护士主观上形成不良的身心疲惫状态;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及循证医学的,临床路政的提出尤其是专科医学的发展,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医院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历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于来自经济、时间、精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护士本身不能完全适应;医护间巨大的待遇差异,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工作无成就感。长期的社会压力,使护士极易产生自卑、失望心理。
1.3医疗纠纷和护患矛盾增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患者和家属的无理取闹,使得医疗纠纷投诉案呈上升趋势。法律保护弱势群体,难道只有患者及家属是,医务工作者就不是?社会及家属的不理解,使护理工作者产生了严重的疲劳心理。
1.4生活无规律: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护士需要三班倒,节假日不固定,生物钟长期紊乱,引起睡眠障碍,而产生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
1.5职业风险性的压力护士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护士长期高度的职业暴露风险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3],对于有传染性疾病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风险大、责任重,每天都必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应,杜绝工作中的差错、事故。
2应对措施
2.1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护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工作,对自己的职业准确定位,消除自卑心理。要能够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恢复良好的心理健康,是性格乐观开朗,心胸豁达,能够增强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挫折和压力。
2.2提高多元化发展和继续教育机会 管理者应重视护理队伍的建设,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培养。并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创造机会及帮助,同时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
2.3创造条件宣泄消极情绪应在工作之余加强身心健康活动的组织,例如搞体育活动、组织郊游、拓展训练,进行积极的减压活动及教育,使护士能够充分放松的机会,得到身心的宽慰。
2.4管理机制完善机构的管理功能建立激励、关怀性的管理方式。领导的管理方式对降低员工职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护士不仅仅是为了医院而存在的客体,更应是被关怀和理解的主体。为护士打造健全的内部成长机制缓解职业压力。
2.5优化人力资源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护理质量有直接的相关性。对于一些工作量大、繁忙的科室,人力分配可适当倾斜,增加护理人员的配备,缓解劳动强度,保证护理质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局面。
2.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措施到位 护士掌握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有助于树立护士的良好形象,同时对护理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后果由预见性,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刻规范自己,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保证护理质量[4]。
3小结
职业性应激可导致部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失衡。应加强护理人员健康素质教育,同时,也需要医院和社会尊重护士、理解护士、爱护护士,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在中国的各种护理教育课程中也未设相关的压力管理的培训。因此,在护士的早期职业生涯中缺乏压力预防的培训,这将意味着护士缺少一项很重要的护理经验,这经验将会对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潜在的影响。然而,教育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宋华,医护人员心理卫生理由及防护【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3):190-191.
[2]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11期.
[3]田丽华,宫玉花.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3,17(4).
[4]张桂平,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2):49-50.

点赞:13387 浏览:5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