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以人为本在现代教育管理中意义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是是帮助人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随着教育进入了市场,教育沦为像机器一样的知识工业,成了技术产品的单纯复制,“以人为本”这个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很多时候便在教育中迷失。教育应该回归本质,使人成为“人”。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人性化
教育向来声称自己是培养“人”的神圣的事业,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人具有独立精神、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爱、真、善、美、自由、公正,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德性有信仰的人。但是,现代教育活动的中心似乎只是实证化的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教育过程仿佛是过度技术化和模式化的生产流程,而不是对人的全面而充分的培养。于是,一方面我们目睹教育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教育规模在日益扩大、知识量和信息量在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在大大改善并正在走向现代化,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生正走向社会,加入现代化建设的行列;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担忧地看到,教育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外在化和空心化,越来越离开人的内心世界,离开人的活生生的生命,失缺的恰恰是“人性”。这些理由主要表现在:在意识形态上,我们看到的只是霸权与制约,没有能给“人”自主选择信仰、价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我们只能看到教师的“说教”与“灌输”,听不到“学生”的声音;在评价中,我们只看到统一的、标准的、知识性的答案,看不到“人”灵性的发挥与不同的见解。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和“技术——经济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是指点政治主导权的观念、信仰、价值及其解释权,它是代表一定社会利益的思想形式和具有行动导向作用的话语;技术——经济意识形态即主张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要高于一切。这两种意识形态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共同支配着今天的教育,对教育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在我国现在教育中充满的口号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为经济服务”,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归根到底都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从这些口号与教导中,我们看不见“人”、看不见“个体”,即使有“人”也是英雄人物——学习陈景润,就要当数学家,学习王军霞,就要当运动员,却很少有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的具体引导。在大学填报志愿时,有多少人是从自己的意愿或者叫一生奋斗目标出发的?不是不愿意,是不敢。考虑将来的就业,考虑一个名牌大学带来的虚荣,考虑报考一个炙手可热的专业成功后所带来的短暂成就感。教育追求的是新的、经济的目标。学校、教师、课程等都转向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成了变相的专业技能培训,学生从中获得的只是谋生的技能,不能得到心灵的培育和人格的培养,教育中越来越看不到“人”的需要,远离了“人”的本性。
教育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推动学生的发展,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独立精神、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要使学生成“人”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地掌握知识和获得发展的条件。这种种条件的创设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从狭义的角度看,“教育”实际上指的“教师工作”或“教师劳动”。具体的“人”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工作或劳动来实现的,教师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正外在迅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人,就必须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和教育。因而要求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提倡对话中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教师是“对话者”、“交谈者”和“解释者”。现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际上,教师非但不能刻画他人的灵魂,在更多的时候表现出过强的角色意识。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大多是“灌输”或“说教”,“灌输”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不是启迪而是抑制学生的智慧;在言语方式上,教师大多是“你们”,如“你们听懂了没?”而不是“我说清楚了没?”,学生成为了“他者”,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教师名义上“灵魂的工程师”,实质上是抑制个体精神而导致教育中“人”的缺失,不是以其教育良知、创造本性去充实、丰富、美化“人”的灵魂,而是使“人”的创造力、活力反而被扼杀了。
教育评价也是教育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运用一定方式对教育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能不能使学生成“人”进行衡量。教育的任务主要在于弘扬、唤醒并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能够改革和再造世界,教育也是一种追求平等的过程,因而教育的评价也应是“人性”的,允许多样性、开放性、机会均等性。但现在学校教育的主要评价方是采用标准化测试,测试的内容只是知识:人文的、自然的、社会的;测试的方式是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特别在基础教育中),只要求选出标准化的答案;测试的目的追求“效率至上”、“可预测性”与“可制约性”,最终都是为了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样的考试采用统一试题、统一答案,学生不需要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多样性的存在。测试失去了“人”的意味,知识也就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成了奴役“人”的工具。评价通过外在的尺度和方式,使得学生的劳动或活动也成为“外在的东西”。学生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不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知识与人的融合,因而不能更好地习得知识、发展自我,而是失去“人”的方向感、目标感。
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学会存活———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感、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泛的界定。教育的宗旨主要以培养人的个体自由,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为目的,突出学习的乐趣性、思维的创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一句话,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快乐,教育是使人成为“人”。说到底教育是一种彻底人性化的事业,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什么都不是。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呼唤教育中“人”的回归。
参考文献:
[1]赵国玉.人师的魅力在与人性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9).
[2]陈玉琨主编.教育——为了人的幸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3.
[3]王小红.让教育回归本质:人性完满[J]《黑龙江史志》2008,(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存活——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
[5]人性化——教育的应然走向[J]《教学研究》2007,(2).
[6]Morpheus著,吴万伟译.意识形态霸权--美国社会中的思想制约,21CN.com—新闻中心

点赞:4926 浏览:1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