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中积极意义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代社会中个体面对着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个体甚至整个团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如何有效地管理压力成为比较重要的课题。在压力管理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压力缓解和疏导都会发挥巨大的效应。本文即试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过程中积极作用。
关键词:压力;思想政治教育;压力管理
现代社会中来自方方面面的多重压力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更影响着团队的氛围。沉重的压力可能导致人们情绪不良,学习效率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引发疾病等不良后果。如何有效管理已然成为现代人极其重要的课题。实际上,在压力疏导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果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将很大程度地缓解压力、实现压力管理的可控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压力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这种情绪会正向或负向地影响到个体或团队的行为。压力这个词最早来自于物理学领域,本意是施加在物体上的力量,而现在的压力对于东方社会来说是一种内心平和的缺失,在西方社会指的是失去制约的表现。事实上,压力的作用并不能一概而论,适度的压力可使人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压力管理可将压力变为动力。在各种压力中,正性压力和中性压力并不是导致个体或者团队遭遇困境的理由,只有负性压力才是理由的根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内压力如果保持在正性或者中性的范围内,会给人以积极的推动作用或者不导致不良的影响,但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可以以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对于工作效率的说明为例,这一理论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会使个体或团队整体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许多人相信人类必须经受一定的压力才能够保持健康。人类身体需要体内平衡或生理平静,但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生理唤醒以保证许多器官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包括心脏和肌肉骨骼系统。压力怎样才是好的呢?当压力作为一种积极的动机出现时,就会被认为是有益的。超出这个最理想的点,就会造成伤害。而所谓的压力管理并不是要消解压力,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压力在中性压力和正性压力的范围之内,使其对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或者转变为积极的动力,推动人的发展。
压力管理的策略多种多样,如前所述,有效的压力管理过程可以引入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加强压力管理的有效作用。但是目前,在压力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还不明显,思想教育在压力管理中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压力管理的忽视,导致了有目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压力行为的缺失。压力管理是涉及人心理的具体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社会实践活动对其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以观念形态、思想意识形式反映着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思想成长的客观要求,体现着社会对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团队整体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性质的总的设想和规定,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中对于社会个体身心成长的关注尤其的对于压力管理的推动理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对于受教育对象思想成长的关注,而缺少对于对象心理发展、情绪变化,尤其是压力层面予以特别关注的维度。这直接使得本应对于个体发挥更大激发作用的过程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其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理论的偏重和实践的轻视,影响了压力管理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想要有效的管理压力,理论教育必不可少,但是对于人心理的疏导等实践层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我国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座谈等方式占据了主流,而真正走出去结合实际进行思想洗礼的机会较少。而如果要有效地缓解压力、放松情绪,必须要将侧重点放在关注实践的实际操作中方能奏效。
最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双向互通的机会较少,制约了疏导压力的效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多是一种单向灌输,这种方式有其优势,但在个体、团队压力这一涉及生理、心理、精神、情绪等多重意蕴的过程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对“事”的单维度解决,忽视了对“人”的双向沟通。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从战略的高度真正认识疏导压力对于个体或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而是从很功利很实用的角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作为党的一项优良传 统,是培养人、提高人、造就人的重要途径,当然它也是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策略。必须要对其进行实时关注,以更加有效的双向互通进行改善,否则无法实现压力管理的效果最大化。
因此,有效的压力管理中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首要的任务是要从源头把握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如何科学制约压力源头?一是要宏观把握压力概况: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可充分适时地利用相关课题写作、专题调研、主题学习等活动直接或间接考察受教育对象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总体状态,进而整体把握团队整体的压力状况;二是要明确压力阈值:压力阈值的定位可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牵头、专业心理测评机构协助的方式,以压力标准测试结合通行的压力测试手段得到准确的压力阈值。以此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并保证个体或团队工作压力水平有助于工作绩效。在这一前提之上,还要实施有针对性的压力管理策略,目前,压力管理的路径较多,由于导致压力产生的根源是多样的,故而解决压力的办法也千变万化。但是导致人有压力感的理由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层面,即人对于压力的理解和认知,因此,把握压力源头的基础上管理压力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对于人认知的一种重构,或是改释。从这个作用上说,转变人的心理环境和思想状态是解决压力理由的钥匙。而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更加关键的效用。现阶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推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定要以良好的个体状态作为前提,如何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在压力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策略可供参考: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受教育对象压力目前状况的了解及疏导的目的性。人本质的丰富性决定了压力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不同个人来进行。人都具有个体差异,表现出与众不同、多姿多彩的个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态度;有不同的社会关系、阅历觉悟;有不同的实践能力、实践习惯;所以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由于教育对象的层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缓解压力的具体目的应该有所不同。这就是说,在确立思想政治缓解压力的目的时,要充分考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状况之间的紧密联系,考虑受教育者接受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制定出恰当的教育目的。如果不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就有可能把教育目的定得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压力管理的成效。过去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的时,往往只注意到了社会需求,而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实际状况,导致压力管理的目的定得过于笼统和空洞,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影响了实际的效果,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二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改善创新方式策略是提升压力管理的有效性。新形势下,压力理由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新变化,已经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解决,而是需要形成不同的教育路径,借鉴不同领域的先进策略和手段,疏导和化解压力。我们要转变旧有的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解放思想”为改革创新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才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树立全程、立体、多方位的压力管理理念和措施;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受教育的个体和团队整体为本,放弃权威思想,深入实际,深入社会现实;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个体的独立思想和行为,赋予其更多的思维空间,根据当前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把新观点、新理由、新事物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改善或创新教育手段及策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管理压力的实践性将是目前较为可行、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体、团体需要差异性的关注,实现压力管理缓解程度的最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与受教育对象的联系,与其建立友谊,成为其倾诉对象。因此,以压力管理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转变观念,及时了解个体心理动态,建立与受教育对象沟通的机制。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政治品德结构要素平衡发展和适应,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发展,形成一定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内在转化与外部制约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内在转化过程和外在制约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要了解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起源于人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确实,需要是启动行为的动力依据。行为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规律表现为:需要——动机——行为。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最原初的动力是人自身意识到的需要。人的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的不断丰富着的、永无止境的需要。事实上,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重要环节,是人类结成社会关系和进行认识活动最内在、最深层的理由。没有需要就不可能有动机,也不可能有人类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实践活动。也正是人的需要不断地推动着人的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入和扩展。只有全面了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的解决人的压力,也只有把握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特征,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中的与时俱进,从变化了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压力管理的重要一环,更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石林.社会心理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2]部启扬.减压阀——职场压力调试[M].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黄希庭.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J].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胡 悦]

点赞:14350 浏览:5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