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引言:在物流领域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仓储和配送,而针对其实行理论与职业技能训练,对培养学生的仓储岗位职业能力与机械操作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目前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目前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种教学策略进行讨论。
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历程相对较长,在不断的摸索与尝试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模式已被我国职业教育界逐步接受与认可,并在该种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的课程设计、课程开发。

一、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定位

近年来,物流行业的发展迅速,其对相应岗位的从业人员要求也持不断提高的趋势,这就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必须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定位。和仓储与配送相对应的业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配送、包装、搬运、装卸以及仓储等,其涉及到的具体岗位有单证操作员、送货员、防损员、理货员、仓管员等。因此,高职院校需定位于培养基层管理与相关业务操作高技能型人才,确保其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拥有更为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目前状况

2.1不够明确的课程定位
仓储与配送的业务自身与行业特点关系密切,就商品对象这一点来说,生鲜商品与普通干货业务有着较大的差异;就涉及到的领域而言,连锁百货的自营物流仓储与配送业务也和第三方物流的相关操作流程有着明显差距。总而言之,不同行业间的仓储与配送环节的流程不一,很难确定一套标准化的流程操作,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其后续教学关键点就是如何依据行业背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确定。但是,目前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依然只是介绍通用的标准知识和理论,对课程的定位还不够明确。
2.2较单一的教学目标实现方式
尽管教学手段开始日渐丰富多样,比如课程网络平台、案例讨论、多媒体课件等,但与高职学生侧重培养动手能力这一定位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更加合理、科学地组织教学,除了需要引进一些代表相关行业发展方向的教学硬件设备,更需要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目前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实现方式相对单

一、尚未实现多元共生的教学方式。

2.3缺乏全面系统性的课程考核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将成绩构成分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也不例外。简要来说,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表现、考勤与作业等,一般占据30%至40%左右;期末是通过开卷或者闭卷理论的考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通常占据60%至70%左右。该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其实际操作技能与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系统、合理、科学的检验。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3.1理论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依据能力要求通常将教学内容分七个模块,分别是基本概念、仓库布置与设备选用、仓库作业管理、仓储经营管理、配送作业管理、回收作业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管理。
(2)教学目标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仓储与配送作业的基本管理策略和技术、主要业务流程等,使其具备配送线路优化能力、配送中心内部的规划布置能力、库存管理能力、商品养护与仓库安全管理能力、依据仓库管理流程进行相关的仓储作业管理能力以及草拟仓储合同能力等。
(3)教学策略
在教学策略上,需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使其独立深思理由与适应岗位梯度变化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掌握具备创造性活动的程序、特点、经验以及科学思维策略。具体来说,项目教学法是依据物料流通的过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七项,使学生通过学习每个项目,学会一项技能,其特点是能够构建出一个研究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并由此使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另外,也可依据课程的内容与性质,对多种教学策略作灵活使用,比如案例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使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得到训练。举例来说,在讲解仓储出库流程的过程中就可以选用讲练结合法,即教师先讲解相关理论,再要求学生绘制出入库作业的流程图,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入库业务流程,从而强化记忆。此外,为使学生在教学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大高职院校与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现代教学观,推行交互式、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积极性得到激发。
3.2实践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主要是确保学生能够熟悉仓储管理目前状况、设备与流程,掌握现代仓储管理所需的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立体库操作与仓储设备的使用策略与注意事项等,对配送线路与运输调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够对仓储与配送管理中的实际理由进行有效的判断、分析与解决。
(2)教学策略
在教学策略上,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校内进行仿真模拟演练。具体来说,可对校内物流模拟真实训练室的设备、设施进行充分利用,并开展与之相应的实训内容,例如模拟超市配送、自动化立体仓库操作、仓储管理软件的仿真模拟、托盘堆垛的货物训练以及叉车操作等,确保学生掌握各环节的相关操作技能,并做到规范而熟练。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训的参观学习,使学生的知识面与分析判断能力得到有效的拓宽与锻炼,充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在进行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参观的要求、目的、方案与实施步骤等,并在结束学习后要求学生提交调查报告,保证参观学习效果,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此外,校方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全国性物流大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并使其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3.3课程考核方式
就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考核而言,可选用企业现场项目和任务的考核方式,依据工学结合现场开放式的考核题库,并由专兼教师进行相关的考评工作。考核的重点应包括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学习态度、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岗位职业能力等,比重的划分则包括课堂考核30%左右,模拟实训30%左右,实习成绩40%左右。针对一些在大型比赛或者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适当给予加分,使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得到调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全球经济的运营环境已日趋复杂化,现代物流业也势必向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并对一线操作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一门拓展性、系统性、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在课程设计中需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偏重实践与能力提升为导向,使传统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转变成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从而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比较扎实、全面地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与职业技能等,确保其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适应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工作需求,成为真正具备高技能与产业发展方向一致的仓储与配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琴.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1):278.
[2]潘浩.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206-207.
[3]丁爱美.关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210-210.
[4]赵俊卿.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技术"课程设计初探[J].教师,2011,(12):72-73.
(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点赞:5605 浏览:19618